14.1 燕关之外-《归向》
第(2/3)页
换而言之,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人们总会惊喜地发现——哎呦,只要基建搞起来,这块土地很肥沃嘛?
塞西灭国之战时,吕茗攫取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在某光灵的建议下,吕茗向国会讨价还价拿到了部分资源去北边戍边屯田。
而寒山政坛刚好是为塞西东部投靠的军团去处感到头疼。这些在太云兵锋下转进到寒山的塞西士兵,寒山国内可没有那么多资源来安排他们。所以上官德阳说的自己那女儿是蠢货不无道理。
旁白:这种外来军团投效,要是处理不好,那就是‘侯景之乱’。
所以怎么安置这些塞西军事组织。就地解散,然后遣送到北方开荒?若是敢这么来的话,迅速兵变。
唯一方式,就是让己方以强力战将来约束这只部队,然后再送到北方。而有自信有能力压制住这支客军的,也只有吕茗这位刚刚在塞西灭国之战中表现不错的,年轻军事强人了。
当然吕茗没和寒山国内这帮鸟人客气,什么国家大义,什么报效国恩?吕茗直接将当年自家老父亲被国会斥责的文件贴在门口,然后末尾写上意见:我有足疾,恐负国恩。
直到最后,寒山国内的公卿们咬牙大出血,吕茗才接受任命。
现在随行吕茗出关的列车上,运送的是大量的农业机械,和一整套的工业生产设备。
而从长远局面来看,吕茗带着这帮塞西士兵到北方去,万一要是搞成了,这毫无疑问是让吕茗成为北方最强势的军阀。
寒山国内看不出来吗?不,他们看得出来,只不过政客现在没工夫思考长远利益了,此时对国内公卿来说燃眉之急那只外军。只要能把那帮塞西人逼出体外,送到燕关以外,再闹出什么事,都有燕山军事要塞挡住。
更况且,吕茗在北方能不能立足脚跟还两说。因为北方存在着一种可怕的农业灾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