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入阵破阵-《别叫我歌神》


    第(1/3)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演出一个接一个的进行。

    时间,也从晚上八点,到了十点左右。

    在李隆基的《凌波仙》之后,又是谷小白的《无名者》。

    上一次《无名者》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乘风破浪合唱团的纯人声演绎。

    没有丝毫的花巧,最简单,最淳朴的合唱。

    正因为简单,所以直入人心。

    而现在,改编成了器乐之后,宏大之极,又是另外一种面貌。

    这首曲子之后,谷小白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随后,他的左手一抬,伸手一抚。

    再抬头时,全场一片惊呼。

    一张狰狞的鬼面,出现在了他的面上!

    下一秒,他的双手轻轻抬起,在虚空中轻轻按下。

    “咚”一声响。

    鼓声起。

    巨大的鼓声,吓得全场的人一个激灵。

    随着鼓声,谷小白的身边,一团云气浮现。

    一只巨大的怪兽,抱着一面大鼓慢慢从云气之中浮现。

    可怕,甚至有点丑陋的混沌无口,六足四翼。

    它的四只后足紧紧抓着一面大鼓,两只前足,却轮番敲下。

    帝江!

    下一秒,连绵不绝,层层叠叠,像是千军万马一般的鼓声,扑面而来。

    而随着鼓声,一只只鼓,慢慢浮现,充斥整个天空音乐厅!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乐器,可以一个人弹奏出这种鼓声!

    钟鼓之琴!

    天空音乐厅里,漂浮在天空中的鼓!

    近在咫尺的鼓,不需要扩音器,就足以震得所有人耳膜发痛。

    什么叫做如雷贯耳?

    这就是了。

    李隆基,《小破阵乐》!

    当然,是经过谷小白改进之后的版本。

    谷小白的钟鼓之琴,没有在他自己的乐曲中出现,反而是在李隆基的《小破阵乐》之中亮相。

    这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但是这首曲子,真的是太合适钟鼓之琴了。

    《小破阵乐》,是李隆基从《秦王破阵乐》改编而来,而《秦王破阵乐》,是秦王,也就是李世民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武,而命人创作的,改编自《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更是在中国的古代音乐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

    兰陵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因为长得太过于俊美,在他上阵杀敌时,不得不头戴面具。

    根据历史记载,他曾经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后,为了赞美他的勇武,就有了《兰陵王入阵曲》。

    这首曲子是中国武曲的巅峰之作,北齐之后,还影响了盛唐文化。

    随后,因为战火在国内曾经失传千年,反而在日本,得到了传承。

    这首曲子,直接催生了“代面”这种大的剧种,算是戴着面具演出的源头之一。

    在唐代传到了日本之后,也影响了日本的戏曲艺术近千年。

    既然是入阵,那就少不了战鼓。

    而谷小白的钟鼓之琴演绎出来,则是震撼天地。

    而更让人感慨的是,谷小白的演绎方式。

    当谷小白戴上面具时,证明鬼面,以及鬼面之下的俊美面容,让人不得不感慨。

    这,简直是兰陵王在世!

    谷小白的气质,和这音乐,实在是太契合了。

    那种大气磅礴,那种勇武无双,完全被谷小白演绎了出来。

    毕竟,谷小白的另外一个身份,可是千古军神,绝代战神。

    以弱冠之身,俊美的少年,不用戴面具,都能杀的西北蛮荒哭爹喊娘,闻风丧胆的。

    cos一个兰陵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