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缓道一十八,神仆招魂霞-《浑天记》
第(2/3)页
少年点头:“易者,上日而下月,为变、亦不易也,内含三要。一曰‘简易’,虽包罗万象,却简法运演其中,可为本我;二曰‘不易’,为永恒不变之九数,以不变应万变之定,可为真我;三曰‘变易’,乎变化之道,玄而又玄,可为无我。
所以,阴阳相互,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生演万物。这看似二道,实则有三道;看似三道,实则又为道一。为天机变化,故曰之易。”
老人微微点头,似考校的问曰:“可明太极?”
一时间,这两道夕阳下的一老一少剪影,仿佛是指天地而论道的仙神。
清风徐徐,脚下云气飘渺伴身,夕阳映红霞照万里长空,映衬得两道斜影似已超凡脱俗。
只闻少年声朗而笑答曰:“太虚万有,森罗列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观神乎奇迹之造化玄妙象,必有源头,也必有元始。此无以名之,难以言表,故有浅感、浅观,曰‘炁化’之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地母,我不知其名。”
少年看向了老人,意有所指道:“您既道太极,那小子便曰之此为‘太极’吧。”
“哦~?”老人转头笑看:“傻小子倒给老儿我取名了。”
说罢,他又远眺艳美的夕阳红,声音沧桑而幽远,回荡于天地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静而生,动极而生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有其规、约其矩,故我衡立焉。觉...然否?”
少年答曰:“然也,亦非然。‘规’象为法,‘矩’象化牢,衡恒其中,动静互如有无,还需破之,不破不立哦。”
“子言谬之海口矣!”老人大笑虽不以为然,却又好奇询问:“那...欲以何道破之?”
少年朗郎之声,如乘清风高起,扬空万万里:“我当...动静为根,分阴分阳,以两仪立焉,至阳变阴合,而金、木、水、火、土五气本我顺布,四时而行。尔后五气行反阴阳,阴阳化一太极,太极逆道无极也。
故,前后变化,五气之生,各行其性,无极之真塑真我,变化之中潜而不定。三道之精,妙合而凝一可为我道,定则可破天机!故曰天机‘易’变,可化无极无穷焉。”
说着,少年遥指四方天际处,那环绕的连绵山影和水泊道:“今,观山影如环,若壁似牢,小子浅薄陋见,好比大道若水,法如山矩,可疏流而秩,却不可自困囚堵。
因水为天下至弱之物,太极化曰至弱则至强,水在高处流,亦可低处行,渗透一切无法阻挡。故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如此...水静之久,依太极之数则可料,非成一滩死水,而象争起鱼跃,必势若狂涛,总有山崩地裂时。到那时,老东西啊...您又如何规规矩矩?”
一时天地寂静!
最终,老人嘘唏感叹声出:“你啊~不惧休灭,年少轻狂,终不似垂暮啊~”
少年洒脱展笑颜,昂立斜阳:“想我堂堂男儿,一身傲骨,何惧休灭?身陷死地当涅槃,破茧成蝶是重生,何以不展少年狂!?我道在心、在意、在人间、在山外、亦在天外天...为守中静而观十方,不动则已,一动...则冥动六合之易!”
此言掷地有声,竟叫这一方静美的天地刹那共鸣,潮起潮落,似要闻声随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青衫少年而起舞动悦。
见此老人无奈一笑,遂展臂向前一挥,便叫前方九丈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乍现而出一道冲天漩涡!
轰隆隆~
狂涛速起!
一道巨大的水幕天门,已通天拔地而起,至八方空间扭曲,乱流横生。
这乱流尽是灰白,恐怕就是大觉地仙遇见,也要望而却步!
其天门内,似能隐隐窥见暗淡无光的五行洞天世界!
可见这短短九丈距离,并非那么容易通过。
老酒头遥指九丈外的‘天门’所在,幽幽道:“自去吧,你的路彼岸已现,老儿我再也教不得你。”
话音未落,但见道道流光自‘天门’内冲贯而出,霎那汇聚成一道念力虹桥,竟穿过紊乱的空间,连通至石丘之上,洛羽身前。
此刻,洛羽已清晰可闻,其‘天门’内,和这虹桥中,似有万众山呼祈喝之音!
“夙祈...愿吾主,神归五行土!!”
闻精卫一族万众海啸祈告之声,洛羽已仰天洒脱大笑。
石丘下等候多时的玄阴、白阳兄弟,已来到了他的身旁,立于左右化作了真龙灵印,入了洛羽的左右臂膀。
霎那间,他左右真龙印记拱卫,环耀天地,似龙吟虎啸阻挡周遭乱流迫近。
同时,其脚踏虹桥之时,已自下而上身化元神之体。
感受着周身缠绕汇聚的恢弘之力,仿佛自己的元神,已变得无比轻盈,似要遂光仙渡而去。
这...便是信念之力,非仙神之灵根不可以纳此莫大造化。
神以仙元之气炼身,以众生信仰之力滋神养食,而有恒久造化之气运,反哺亦之。”
这就好比,凡俗黎庶祭拜神明祈福风调雨顺般,或庙观香火等等。
而被如水般的芸芸众生所信仰的神明,便会得到信念造化之力,满盈便会拥有恒久的法与气运。
如山海之界力,便是这等造化之力。
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亦通此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