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没挖过麻竹笋,但这新鲜的麻竹笋甜美清脆,他们也是吃过的. 新鲜的麻竹笋含水量较多,一个竹笋一两斤也很正常. 如此一来,这小伙子的两个大麻袋里怕是得有上百斤麻竹笋吧. 可你瞧他那不费吹灰之力的样子,拎着的哪里是竹笋,分明就像是拎了两麻袋棉花一样。真是不可思议. 有些人心里并不相信陈阳的话,所以就跟着陈阳一起来到了摆卖农货的地方. 直到看见陈阳将两麻袋新鲜竹笋从袋子里呼啦啦倒出来,众人这才不得不信. 一个大爷问道"小伙子,你这竹笋怎么卖?" 陈阳想也没想的回到"不去壳,五块钱一斤,去壳,七块钱一斤." "啊!" "这么贵!" "去年刚上市那会儿,去壳的也就五块钱一斤." "是啊,你这竹笋卖得太贵了." 陈阳听着众人的反馈,不以为然"不贵不贵,这哪里贵了嘛,我告诉你们,这些竹笋可都是新鲜的竹笋,我昨天才从山里挖出来的." "从山里挖的?" "你是哪里人?" "我是红木镇那边的."陈阳答到. "哦,原来是红木镇那边的."众人恍然大悟. 红木镇虽然只是一个小乡镇,而且还是一个极其偏远的小乡镇,但在玉峰市一带却极为有名.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红木镇太山了.因为山,所以那地方也盛产各种山货. 要说玉峰市一带哪里的山货最好,当属产于远山县红木镇的东西. 不过,那地方确实太偏远了,所以人们很少涉足. 但是,这并不妨碍红木镇里的山货流出来. 但凡是从红木镇流出来的山货,在诸多同类之中总能价高一筹,给人一种山货贵族的感觉. 此刻听闻这竹笋来自红木镇一带,不少市民都双目冒光呢. 不过,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你这竹笋应该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吧."有个穿着背心跟大短裤人字拖的大叔怀疑道,"咱们本地今年下半年没雨水,别说竹笋了,就是往年在街上摆卖的竹筐簸箕一类竹制品都少了.你这竹笋真是红木镇的?" 嘿,我这暴脾气!你可以怀疑我长得帅,但你不能怀疑我的竹笋! 陈阳二话不说,拿起一根竹笋徒手就掰. 他这一掰,看得围观者与旁边的路人都纷纷侧目. 因为剥笋衣可以一件力气活,而且坚硬的笋衣有些锋利,不管是山民也好,城里人也罢,大多选择用刀削笋衣. 可这家伙倒好,徒手剥笋衣!而且速度很快。 陈阳把笋衣徒手剥开,干净利落得堪比新婚的老光棍.那一层层笋衣剥得真是又快又狠. 他把鲜黄如少女肌肤的竹笋递给大叔"鲜不鲜,看水分,你掂掂这竹笋,绝对比小媳妇还新鲜." 众人听着这话直乐呵. 大叔接过竹笋.指尖刚碰到笋身便能感受到一股湿润. 确实新鲜! 他点点头"是挺新鲜的,可是,这也不能证明你这竹笋就是红木镇的呀." 这倒是!陈阳把身份证拿出来,指着上面的地址"看到没有?红木镇!" 大叔还是摇摇头"这身份证是你的,又不是这竹笋的.就算你是红木镇的,那也不能证明这竹笋就是红木镇的呀.就跟这商场里的那些洋快餐一样,就算配方来自西方国家,可它们不都是在咱们本地制作出来的嘛." 陈阳乐了.看来今天是遇上对手了. 他环视一圈正饶有兴致看着热闹的众人,点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没错." 一大妈见陈阳被怼得无词反驳,就赶紧接茬道"所以啊,你这竹笋不能卖这么贵,你卖七块钱一斤真的太贵了,你卖去年的价格,五块钱一斤,我们一人帮你要点." "对对对."旁人大悟,急忙跟着开口,"谁知道你这竹笋是不是红木镇的,就算是,那也不能卖这么贵啊,卖五块钱一斤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