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小镇逢敌-《变臣》


    第(2/3)页

    “罪民见过江大人。”叶孜满怀苦涩地躬身施礼。其他人醒悟过来,自己将来三年要在这位刺史大人手下讨生活,纷纷上前行礼。

    江安义用手虚扶道:“江某前来接诸位前往化州,今后还需多多倚仗,请上马车,有话咱们路上再聊。”

    大理寺门前耳目众多,指不定刚才擦身而过的行人就是龙卫或暗卫的密探,江安义怕生出事端来。十人上了五辆马车,在众镖师的护卫下出延平门前往化州。五里长亭,田守楼、余家兄弟、李世成等人摆酒送别,李世成免不了又叮嘱妹夫把他的事放在心上。

    出永昌过福州、灵州、孟州前往化州,路长一千六百余里。一路之上江安义与叶孜等人谈诗论赋,都是读书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拉近关系,慢慢地江安义问及治政之策,十人在他心中也逐渐分出高下。

    叶孜让江安义刮目相看,此子为人胆大心细,言辞切中要害,奇思妙想出人意料,多次触动江安义的灵机,江安义有意让他在府衙任事。其次便是姜州人6树锋,此人沉稳机敏有主见,可任一方,等宋仁海到任县令后任其为幕僚,实际负起县令之责。接下来便是马元翔,豪放疏狂,才华横溢,江安义觉得把他放在府学任教谕或放在书院任讲师一定能胜任。其他人各有千秋,都有才学,化州那么大总会找到适合他们的职位。

    (请稍等)

    对于江安义来说,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已成奢望。

    先到吏部领了考评,“才守俱优,堪称卓异”。原本应该擢升一阶,但江安义下州刺史正四品下的职官难以升迁,便由通议大夫升为正议大夫,散官上迁一阶。

    江安义今年二十七岁,已经开始面临升无可升的难关。大郑官员二年一考,评在上等方才能迁升,一般的进士从从八品下的官阶做起,做到正四品上一共有二十阶,每两年考绩都要评在上等,需要四十年时间才能任到正四品上,这对九成以上的官员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政绩卓异擢升的,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比如段次宗、韦祐成、张志诚之类,要背后有靠山、本身有政绩能力才有可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要不然朝堂上的那些三品以上的大官岂不是没有人了。

    至于江安义这种纯属异类,起点高(从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做起)、功劳大(清仗田亩,合税为一,以文官身份数次立下战功,治理地方政绩卓异),最主要的是合了天子的意,这样官员纵观整个王朝史也没有几个,所以余知节才会多次阻拦江安义升官的机会,就是要留给他成长的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