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说好的高贵冷艳低调苟发育呢?(求收藏,求推荐)-《隋唐君子演义》


    第(2/3)页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虞世基不愧是数一数二的急智之才,抢在所有人之前,作出了精准而又独到的点评。

    “……好!陛下果然才高,斜阳欲落,暮霭渐逼,望之令人黯然销魂。”

    很快,臣工们也都纷纷附合起来。

    “陛下的“黯销魂”用得实在是如同点睛之笔。

    让臣不得不想到了南朝江淹的《别赋》中著名的两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陛下如此佳作,让臣,都有些思慕故乡了……”

    杨广抚着浓须,听着这些文武臣工们的夸赞之词。

    原本因为沉浸入了意境之中,而显得有些沉郁的心情也渐渐飞扬起来。

    越发地觉得眼前的境致之美,实在是一首诗实难尽述。可是眼下,情绪已随着方才的诗篇而出。

    想要再诵,反倒有收肠刮肚之嫌,作出来的,怕也不美……

    杨广举目四望,陡然看到了站在那距离自己的御案最远处。

    目光呆呆地看向越灵台之下的景致,仿佛痴掉了的杨谦,不禁心中一动。

    “诸位卿家,诸位……”随着杨广的声音响起。

    一干吹捧如潮的声音渐渐地平息,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了这位意欲发言的大隋天子身上。

    “虞卿乃是我大隋的江南才俊,其才情,诸卿皆已识之……”

    “朕乃大隋天子,今日重阳登高,亦偶得一首,以馈诸卿。”

    “不过嘛,朕还意犹未尽,不知哪一位卿家,愿意再以此境致,赋诗一首?”

    哎哟,又是命题诗,一干臣工都纷纷动了心思,打量着这越灵台山的景致。

    开始收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要凑出精妙诗句来。

    之前已经挥散了才华学识,吟诗作对过的那些臣工们顿时了然。

    看来自己这样品级的诗赋,怕是入不了天子的法眼。

    刚刚被杨谦打击得差点一蹶不振的李世民再一次注意到了杨谦的异样。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世民似乎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痛,好奇地问道。

    “杨大哥你表情怎么这么难看?”

    杨谦低下了头,看着鲁班李,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

    “李二啊,我再跟你说个故事。你知道毛遂是谁吗?”

    李世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