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担心匠器营无法完成陛下所委的重托,故尔未经请奏,便擅作主张,替换排橐,导致了工期的延误……” “你!”杨广勃然作色,并指如剑,连指了几下杨宁,这才愤愤然地拂袖收手。 “好,既然杨卿你自认你研发的事物效率远高于用了数百年的排橐。 朕倒要亲眼看看,还有你们,去寻几个工匠过来,朕要亲自询问一二。 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起来,领朕去看看。” “臣遵旨。”杨宁赶紧起身,这才小心翼翼地在前方引领,杨广自然是毫不客气地大步前走。 看着大隋天子那六亲不认的步伐,杨谦忍不住下意识地手捂在小心脏上,哎呀,砰砰砰的,吓死老子了。 还好,亲爹与自己配合得亲密无间,简直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另外嘛,杨玄感,呵……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你特么到底嘛意思?我老杨家可没得罪你吧,犯得着拿我亲爹来枪使吗? 杨谦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跟了上去,不过心里边,已经将杨玄感这个混帐王八蛋拉进了正宗黑名单。 杨广阴沉着脸,不发一言大步而行,很快就随着杨宁的指引,来到了一处铁匠铺前。 自然也就看到了那个远比杨谦在家中所打造的更加巨大的双动活塞式风箱。 足足有半人高的木质风箱,此刻正由一名大汉牵着一头毛驴,正在绕圈子。 随着转圈,带动着风箱的拉栓在齿轮组与履带的带动下反复运动。就看到前方的打铁炉中,那火焰冲得极为旺盛。 而旁边不远处,则有一个老式的排橐,此刻正有三名大汉正依次地推拉着排橐,以便能够让鼓出来的风能够连续性的吹入火膛之中。 可是,在场但凡不是瞎子和近视超过两千五百度的。 都能够很明显地比较得出来,双动活塞式风箱的效率更强,也更平稳。 这下子,杨广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指了指三个人正依次推拉的排橐道。“那应当就是排橐吧?” “陛下,那正是排橐,此物相传始战国之时,《墨子》中曾有关于它的记载。一直沿用至今……” 杨宁前移两步,开始引经据典地讲述起了这种排橐的来历和历史。 讲述了半天之后,手一转,指向了另外一边的双动活塞式风箱,自然介绍得要更加的详细。 毕竟,为了给亲儿子背锅,作为父爱如山的亲爹,总得做好一切准备以防万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