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认认真真地按着图纸去做,杨谦相信,这绝对是历史上最优秀的配重型抛石机。 有了这玩意,哪怕就只有一台能够将千斤巨石抛到百丈外的配重型抛石机。 其价值和战略意义,都堪比成百台的汉末流传下来的牵拉型抛石机。 传大的华夏民族,提前了数百年,掌握了这等攻伐利器,小小高句丽,呵…… 你丫的五体投地跪在地上不叫爸爸,那就证明你想叫爷爷。 ##### “依父亲之见,此物大约需要多久方才能制造好?” “若是按此原样大小制作出来的话,怕是至少需要百名匠人,近月光景。 我观此物耗料定然不会少,单单是原料所需堪比大型霹雳车。” 杨谦不由眉头一紧。“父亲,孩儿觉得,最好能够在月底之前,将此物制出来才是” 全副心神正沉浸在图纸之中的杨宁总算是醒过了神来。 一想到昨日那李侍郎之言,还有那位对谦儿左右都看不顺眼的宇文述。 杨宁的眉头一锁,深以为然地颔首道。“谦儿提醒得是,老夫险些误了大事。” “若真是月余才尽全功,怕是那时候,为父已经不在工部喽……” “父亲所言极是,今日,已经是四月十三,留给父亲您的时间,也就是半月之期罢了。” “半个月……”杨宁两眼微眯,手指头轻轻地敲打在案几上,目光则落于图纸上,仔细地思量起来。 良久,杨宁活动了下发僵的脖子。“谦儿,此物,真的能有你所言一般犀利?” “父亲,孩儿焉敢在这等大事上胡言乱语。” 杨宁重重点了点头,端起了那已经凉了的茶汤仰起脖子一口抽干。 “既然如此,那为父便赌上一把。” 几名工部司负责木制军械的能工巧匠们,还有负责制作霹雳车的官员也被叫进了杨宁的公房。 面对着那一张张的图纸,这些工匠和官员们终究没有见识过实物,也没有杨宁那般对自己亲儿子杨谦充满信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