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回陛下,不算丝绸,茶叶,各种粮食等物之外,老臣一年的俸禄,现银是三千二百两。” “户部,你呢?” “回陛下,老臣一年的俸禄,现银是两千八百两银子。” “新朝刚立之时,一县县令的俸禄是多少?” “回陛下,现银是一百一十两银子,加上其它的物品,折合下来大约是白银一百五十两左右。” “现在呢?” “回陛下,现在一县县令的一年的俸禄,全部折合成银子来的话,大概是三百六十两左右。” 柳大少无声的吁了口气,转身环顾了一周大殿中所有的百姓。 “百姓们。” “草民在。” “你们一家人,现在一年的吃穿用度,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回陛下,这个不好说,得看情况。 草民的家里若是想要生活的富足一点,一年大概需要六十两到一百两左右,生活的普通一点,三十两银子或者五十两就已经够了。 其它人的家里,草民就不清楚。” “回陛下,民妇的家中总共有八口人,一年的花销,大概也是三五十两银子。” “回陛下,草民的家里是商户,家中人多,生活的富足一些,一年……” 等到所有胆子较大的百姓讲完了自己的情况,柳大少仰头叹了口气。 “朕隐约的记着,二十年前,大概十两银子或者二十两银子左右,就足够一家百姓一年的吃穿用度了。 而那个时候,一县县令一年的俸禄是一百多两银子。 现在百姓们一年的吃穿用度,一年的花销大约也就三五十两银子。 家境殷实的百姓,一年的花销也不过百两银子左右。 而一县县令一年的俸禄,却已经长到了三百多两得银子了。 三百多两银子,一家就算是有二十口人,平日里的生活依然可以非常的富足。 县令都这样的俸禄了,州大小官员,府大小官员,以及京城里的大小官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你们现在的生活,对于天下八成的百姓们来说,可谓是拍马难及啊! 就这,就这你们还不知足啊! “罪臣罪该万死。” 柳大少叹了口气,转身朝着龙台上走去。 端坐在龙椅上,柳大少隔着眼前的冕旒,静静地扫视了一下大殿中的文武百官。 “自从朕称帝以来,已经六年多的岁月了。 在这六年的岁月里,朕的皇陵已经是三修三停了。 呵呵呵,国库紧张的时候,朕宁愿自己的皇陵暂时停工。 也不曾拖欠你们一个铜板的俸禄。 可你们呢?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 朝廷养士,是为了帮你们治理帮朕治理天下,善牧黎民百姓的。 而你们身为朝廷命官,身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 非但没有善待善待百姓,反而干出了天怒人怨,罄竹难书的恶行。 朕若是饶了你们,朕将如何去面对朝堂上的这些百姓?如何面对全天下的百姓?” “臣等认罪,请陛下赐死。” “月儿。” “儿臣在。” “供词。” “是。” 小可爱疾步跑了龙台之上,将手里的一叠宣纸放在了龙桉上面。 “父皇。” 柳大少提起了手里的朱笔,重重的在宣纸上面划了一下。 “武义王。” “臣在。” “押出宫门外,行刑。” “臣遵命。” “来人。” “吾等在。” “尔等随本官,将一众犯官押出宫门外。” “得令。” 二十多名犯官被禁军将士押解起来后,也不挣扎。 抬头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柳大少,躬身行了一礼。 “罪臣多谢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柳大少目送着一众人渐渐远去,低眸朝着小诚子看去。 “小诚子。” “老奴在。” “带几个人,把地上的吃食给那些犯官送去,让他们吃饱喝足了再上路。” “老奴遵命。” “对了。” “陛下?” “再带上几坛子美酒,一并送去。 喝点酒,上路的时候不疼。 也不枉朕与他们君臣一场。” “老奴遵命,老奴先行告退。” “列位臣公,诸位爱卿。” “臣等在。” “尔等,看到这些犯官的下场了吗?。 朕不希望,他们的今日,就是你们的明日。” “臣等万死不敢。” “朕今天再告诉你们一句话,你们全都给朕记在心里了。 人可欺,天不可欺!” “臣等定铭记在心,没齿难忘。” /105/105433/2856080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