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道始初解,树下传道(上)-《复苏中的修道者》


    第(2/3)页

    院子里,除了一角的药田,还生长着一株桃树,粗壮至极,两个壮年男子环起手来都抱不下。

    据他所知,这个桃树应该有很长的岁月了,到现在,也应该没有生命了。

    它表面的树皮炸裂,失去了原来的光滑,原本清脆欲滴的树枝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枯黄干燥的死枝。

    这一株古老的桃树应该是刚刚来到昆仑山卖定居的许家先祖种下的,熬过几百年的岁月,终于在许淮父亲生下来的时候,不再吐露新芽,消逝了。

    应该是一种变异品种,虽然没有理由活过那么多年,即使树很长寿,也不应如此。

    死去的古桃树在这酷寒的冬天里,显得有些凋零,带来几丝惆怅。

    光秃秃的枝头一览无遗,反倒是粗壮的树干笔走龙蛇,大气磅礴,有种异样粗犷的美。

    “舒雪,该检查功课了,过来吧。”

    “啊,师父,不是还有两天吗?”

    “这次先检查前面会的,过两天再检查全篇。”许淮对着刚从厨房出来,正在玩弄着小松鼠的舒雪说道。

    听起来一整本书很多,但有所不同的是,古籍每一页的字很少,远远低于现代书籍,所以看似一整本书,其实也没有多少。

    就是其中的文言文字,比较拗口难读。

    直到今天,宁舒雪已经在许家呆了有四天时间了,前两天,一直是许淮用体内真元给她梳理身体,同时喝着滋补的药汤。

    身子骨现在还有点虚弱,但是,较之前的她,好上的太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这昆仑山上的寒气入体了。

    “师父,一共有九卷,还剩下四卷不会。”

    “好,你把二卷第三序中的内篇金丹背一下。”许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的说道。

    宁舒雪先是一愣,然后思索着,

    “上古真人愍念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耳,可谓至言矣。然而俗人终不肯信,谓为虚文。

    “若是虚文者,安得九转九变,日数所成,皆如方耶?真人所以知此者,诚不可以庸近思求也。余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

    “每有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是以著此以示识者。岂苟尚奇怪,而崇饰空言,欲令书行於世,信结流俗哉?盛阳不能荣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

    长长的篇幅,从舒雪有种洋洋洒洒,宛如吐珠一样背了出来,其声空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