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差在8米左右。 举世闻名的华夏梯,就曾屹立于此。 前一世,2008年5月,在珠峰海拔8700米的高度上挺立了33年的华夏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被带回拉撒,收进了珠峰登山博物馆。 与前世的繁华景象不同。 这里的珠峰,却是一片荒芜。 没有了所谓的登山垃圾。 没有了随处可见的登山者尸体。 三级台阶,也不再“堵车”。 除了单枪匹马的自己,再无其他。 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样子。 …… 只身来到岩壁前,陆羽喘着粗气,迈出了向第二台阶进发的第一步。 攀登第二台阶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避开不稳定的冰层。 操作安全设备时细心到位,脚步要缓慢稳健,切不可操之过急。 由于海拔的缘故,这里的岩点,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一个不注意就会让登山者陷入危险的境地。 视线里的岩层,是典型的海相地层。 灰色的结晶石石灰岩,石英含量超高,非常坚硬,冰镐很难劈入,只能借助天然裂缝进行攀登。 值得庆幸的是,岩壁虽然近乎垂直,但却沟壑纵横,有非常多的小岩点可供抓握。 瞄了一眼体态评估检测器上的数据,陆羽尽力克制着缺氧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 下一秒,他将冰镐别在腰间,伸手抠住一处岩缝,缓步向上。 岩点很光滑,需要非常用力才能掌握住。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段岩壁倒不难攀登,哪怕没有金属梯,也能爬上去。 不过多费些时间罢了。 最难的地方,不再这里。 而是横立于第二段岩壁中间位置的巨石! 巨石与架设华夏梯的位置,有一段近两米长的中空地带,下方是一处坡度大于45度的碎石坡,末端就隐藏在云海里。 即便瞧不清楚,心里也是明镜似的。 虽然是视线的尽头。 但在它下面,八千多米的万丈深渊就在其里! …… 这种地方,没有金属梯,几乎是不可能正面攻克的。 只能“剑走偏锋”! 缓步来到第二段岩壁处,陆羽站在巨石下的一块平台上,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拔出冰锥,然后又根据当下的地形,布置保险。 环顾四周,因为附近已经没有了冰层,冰锥暂时用不到了。 唯一的保险方法就是利用登山绳,捆住几处岩点,制作出简易的上升路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