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腾飞厂-《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换句话说,部委等于是变向承认了腾飞厂的独特地位,以一种看似自洽合理的方式,给予腾飞厂进一步扩大的权力。
尽管沈建伟不知道部委为什么会宠着腾飞厂,但有一点确实很明白,从今以后,以前束缚在腾飞厂身上的枷锁开始被松开了一条缝儿。
果然,沈建伟这个厂里的老油条猜得没错,最后的责任归属,部委的文件弄得很拧巴,因为是间接管理,部委自然不能直接插手,所以就要用其他方法指导腾飞厂的日常工作。
所以在技术和生产上由飞行机械研究所负责指导;而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则由永宏厂负责;除去生产与业务外的其他方面统统交给浣城市来监督指导。
如果是其他人看到这么多指导的,管理的,脑袋绝对会晕头转向,还枷锁被打开一条缝儿,又多了个婆婆,不被锁死才怪呢。
可在沈建伟看来,部委高明就高明在这个地方,国内现在天天叫着给企业放权,有的地方做得很大胆,权放得很开,骤然得势的企业一下子就飘了,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的比比皆是。
以至于那些放权的主管部门都被老百姓指着脊梁骨骂,到头来没一个好果子吃。
当然不能说放权不好,沈建伟也觉得给企业放权是个趋势,问题是怎么放,部委的办法就很好,通篇一个放权的字眼儿都没有,但弄得责任归属实际上却是起到了放权的效果。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和技术,把这一条归于一个科研机构,而且还是跟腾飞厂有密切合作的科研机构,部委的意思不言而明,那就是让腾飞厂自己管自己。
至于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连最重要的生产和技术都被拿走了,还有什么业务往来和日常管理?充其量也就是个公文的上传下达罢了。
生产和业务两大块被分走,剩下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所以地方上也插不进来。
只要腾飞厂的领导能力够强,利用政策中的夹缝闪转腾挪,其他厂梦寐以求的自主权就能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