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们都是被逼的-《大唐补习班》


    第(3/3)页

    长孙皇后很快想通了前因后果,笑道:“陛下,李靖这算是父凭子贵么。”

    李二叹道:“唉,朕也是没办法,李德謇那小子是朕留给承乾那孩子的,总不能让他在朕手里把官做到头。”

    提到李承乾,长孙皇后颇为认同李二的看法:“嗯,德謇这孩子聪明,对皇室又足够忠心,有他给承乾当侍读,日后接触时间长了说不定能像大哥与您那样,成为承乾的好帮手。”

    有了长孙皇后的支持,李二下定决心:“如此就这么定了,回头朕就下旨,迁李靖为兵部尚书。”

    李二和长孙讨论的热火朝天,下面那些老货却要疯了。

    一个两个嫉妒的恨不能把李昊掐死。

    他们并不知道李昊与皇帝之间的协议,还以为所有钱都被他一个人吞了。

    那可是一百五十万贯啊,几乎等同于大唐一年的赋税。

    李道宗更是后悔的拿脑袋直往桌子上撞,煮熟的鸭子就这么没了,当初要是不自作聪明,答应那混小子,收他一成干股多好,总比现在只能拿五万贯的好处费要强。

    所有人都认为李昊发财了,都看他不顺眼。

    李昊却是有苦自知。

    三十万坛酒固然收入不错,可去掉给李二的,再去掉回扣和成本,还能剩下多少。

    哦对,说到成本,李昊就想哭。

    三十万坛酒,一百五十万斤,光成本就不会低于六万贯。

    这六万贯可是需要提前垫付的,而李昊手中满打满算也就五千贯,就这也还需要抽出一部分用来买硫磺。

    钱啊,老子去哪里搞钱。

    这帮王八蛋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都特么眼红老子发财,却不知道老子已经快要被钱给逼疯了。

    事实证明,人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被钱逼的走投无路的李昊绞尽脑汁之下还真想出来一个办法,看着高高在上的李二,小李同志牙一咬,心一横,就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