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闯川蜀公子世无双 上峨眉铁杵磨成针23-《诗仙剑序》


    第(1/3)页

    .

    “蒽?”侯泗一听李白这话蒙住了,不知是何意,就问李白说:“公子,何出此言?”

    “泗哥。”李白不着急着回答,而是反问侯泗,道:“你可知布霖又叫何物?”

    “知得。”侯泗疑惑的看着李白,如实答说:“布霖,也就是李子树。”

    “这就对了!”李白也不再卖弄关子,直言而语,道:“泗哥你看,此地名曰布霖山,却又作斧头谷,而我又正好姓李。这说明甚?这不说明了有把斧头要劈我么?”

    “嘶!”侯泗情不自已倒吸一口凉气,如梦惊醒道了句:“是啊!”

    李白这话不说不要紧,一说,押运的人都纷纷议论纷纷起来。同时也开始慌张心惊,觉得这是不祥之兆,过不得这峡谷。

    布霖乃李也,李白亦乃李也。若此山只叫布霖山,那么定不会让人觉得有甚稀奇。但怪就怪在这布霖山还有一个名,斧头谷。

    五行当中,树乃木也,斧乃金也。金克木,断之。再加上李白这次押运的是三十万两黄金,亦乃金也。现在的情势非常危险,乃两金克一木,大凶之兆也。

    李白不仅对佛言有解,对道家之语亦是有着自己的一番领悟,这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更是不再话下。稍稍一作琢磨打量,就有了种预感,预感出这峡谷定有问题。

    “公子。”侯泗很快冷静下来,面色着急担心的对李白说:“既然如此,我们还是绕道而走吧!这峡谷越看越觉得怪的紧,好似两边的山崖会随时合起来,把人挤在里面一样。所以公子,这峡谷咱去不得。”

    李白听后不着急言语回答,只因心里泛起了嘀咕,似有两个声音在缠斗一般。一个说过去,一个说不过去,打得激烈。

    侯泗见李白犹豫,又连忙劝道:“公子你看,那乌云马上就飘过来了,我们要再不走,可就得挨雨淋。公子莫忘了,这次除开那三十万两‘铁器’外,可还带了其他货物,淋不得雨。”

    侯泗所说的‘铁器’,就是黄金,只是不能明面说出来。因为押运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押运的是黄金,都以为是普通货物。

    侯泗说的货物不能淋雨,也不假。这次同用来掩盖黄金的货物都是些面粉之类的软物,因为这些黄金最后都是要一箱一箱扔进江里的,而面粉遇水则化,到时就会自动露出黄金了。

    李白之所以犹豫,也是因为面粉遇水则化的这个问题。马上就要下大雨,若不及时妥当处置的话,那么雨一来,黄金就露了。而一露,押运人的人心,说不定就见钱眼开,散了。

    现在,大雨将至,近在眼前,又没有带甚帐篷之类的挡物。李白想了想,若往回绕路而走,那么是来不及的。

    因为从此地到最近的镇子,一路上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要想绕路,就得回镇子,但此地距离镇子最少也得赶一个半时辰,实在太远,也避不开这雨。

    反观这斧头谷,两旁山崖耸立,尖窄底宽,正好形成了天然的挡风避雨之势。所以,李白觉得与其舍近求远,不如择近而选为好。

    只不过,李白一想这布霖山和斧头谷,心里又觉得隐隐的不安。所以陷入了纠结和犹豫,一时拿捏不定了主意。

    侯泗见李白还是不语,又催促道:“公子,咱们往回撤吧,莫犹豫了,估摸着再过两炷香的功夫就下雨了。”

    “泗哥,现在退似乎已经来不及了。”李白冷静说:“这一路上荒郊僻野,无村无店,哪有甚躲处?”

    “唉,都怪我不好,测错了天气。”侯泗突然自责道:“我以为不会下雨的。”

    “泗哥言重了,这不怪你。”李白指着前面斧头谷说:“泗哥你看,这斧头谷地势险峻,形成了藏风聚雨之势,飘忽不定随时都可能下雨,不到眼前是测不出来的。我们呐,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多谢公子体谅!”侯泗知得李白只是再为自己开脱,一顿,问:“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退又退不得,进也进不得,两难呐!”

    “不急泗哥,一切,就交给天意来定吧!”说着,李白忽然话锋一转,道:“泗哥,身上可有一枚铜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