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并且,从来不接受任何贪污受贿。 为人极为低调。 李祀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杨太尉,是先帝交给他的顾命大臣。 是李祀绝对可以信任的对象。 在李祀记忆中,先帝对杨太尉,非常看重。 只不过,自李祀登基以来,杨太尉就表现的十分不起眼。 李祀也就没理会他。 一炷香后。 杨青林领旨入宫。 在长生殿门口,杨青林神色惊疑不定,他看了眼旁边的近侍太监,低声说道:“敢问公公,陛下宣微臣来此,是何事啊?” 近侍太监神色不动:“太尉进去不就知道了?” 杨青林只能走入长生殿。 “见过陛下!” 杨青林连忙行礼。 李祀摆了摆手:“不用了。” 李祀望着一脸恭敬的杨青林,开口说道:“来人,赐座。” “微臣不敢...” 杨青林满脸惶恐。 李祀随意说道:“朕要你坐,你便坐,难道,爱卿准备抗旨?” “微臣...” “微臣谢陛下隆恩...” 杨青林只能坐下。 此时,杨青林心里七上八下,摸不着圣上的意思。 作为臣子,揣摩圣意,非常重要。 如果一位臣子,能够摸清圣意,知道皇帝在想什么,那必然会仕途顺利。 如果摸不清,那就是伴君如伴虎了... 此时,杨青林就摸不准陛下的心思。 陛下这个时候将他召来,并且给他赐座,究竟有什么事? 杨青林想不到,也不敢想。 李祀见到杨青林坐下,也不废话,直言问道:“杨爱卿,朕准备废除节度使制度,不知爱卿有何想法啊?” 李祀话音刚落,杨青林脸色大变。 他万万想不到,皇帝将他召如宫中,竟然是废除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制度,关系到边关安危,牵一而动全身,绝对不能随意废除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