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规定不会写在明面上,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是真实存在。 这也是李祀之前,查看大唐科举制度之时,没发现的原因。 并非李祀粗心忽略过去,而是明面上的制度根本没提到这个。 李祀越想越心惊。 这所谓的官员举荐,简直是在断科举制度的根基啊... 若是没有官员举荐,那些寒门学子,将进不了殿试,能进殿试的人,都是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沾亲带故。 长此以往下去,大唐朝堂之上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将会出现一家之言... 到那时,臣子之间无法相互制衡,皇帝的权力迟早被架空。 李祀目光深处一片冰冷,他绝对不允许朝堂之上只有一个声音。 李祀不怕朝堂上的臣子们相互争斗。 相反,臣子们争斗的越厉害,只要没踩到底线,置大唐利益不顾,皇帝反而乐见其成。 可是,当有一天,臣子们不再相互争斗了,所有臣子以某位大臣马首是瞻,那么皇帝恐怕就危险了。 李祀缓缓起身,望着跪在地上无比惶恐的礼部尚书:“爱卿不必紧张,这件事错不在你。” 科举推荐制度乃大唐立国以来,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把持朝堂,相互妥协的产物。 别说礼部尚书,就算当朝宰相,也不敢去更改。 李祀来回踱着步子,随口问道:“爱卿为官多少年了?” 礼部尚书闻言,立即说道:“回禀陛下,老臣为官已有四十年...” “四十年啊?” 李祀心生感慨。 “那这四十年来,你举荐了多少人啊?” 李祀问这些话的语气极为随意,连看都没看礼部尚书,仿佛是老朋友之前随意聊着天。 然而,礼部尚书听到皇帝这句话,心里一寒,连忙说道:“回禀陛下,老臣为官四十年,从未举荐过任何人。” “老臣深知,科举制度乃我大唐命脉,不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李祀望着礼部尚书,继续来回踱着步子。 “好了,你起来吧。” 李祀停下脚步,开口说道。 礼部尚书究竟有没有举荐过,李祀自然会让东厂去查。 “老臣遵旨。”礼部尚书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 李祀摆了摆手:“直接去太极殿吧,早朝要开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