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钱培养钝器士兵,为何不培养重骑兵? 钝器士兵只是单纯用来破甲,而且受限于度等原因,钝器士兵可做不到一换一的战损比。 重骑兵的使用,也很简单。 轻骑兵侧翼骚扰,打乱敌人阵型,重骑兵缓慢加,动雷霆万钧的一击,一锤定音,击溃对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花拳绣腿,都没用。 这就是重骑兵的威力。 每一名重骑兵的价值大约在三十头牛左右,而且士兵本身也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重骑兵骑手。 这也是岳飞选在峡谷与对方决战的原因之一,对方的轻骑兵拐子马无法展开,对他们是极为有利的。 自己的车阵不会被对方扰乱,就可以阻挡敌方重骑兵的步伐。 亲事官人人披甲,都是步人甲,与铁浮屠相比,防御力并不弱太多,重步兵对上重骑兵,自己拼光了消耗掉对方的精锐,种朴到的时候,足以收割轻骑。 此处地形对骑兵尤为不利,乃是河道,地面虽然冻熟,但是已经过了立春,地面已经有了些温润。 此为地利。 傅选看着峡谷的地形,知道想要完成种朴率种家军驰援太原的战略,就必须在此拦住对方,只是他有些不解的问道:“重骑兵乃是国之利器,无往而不胜,为何西夏都有铁骑,而我们大宋只有步军呢?” 有五千重骑兵,完颜宗望能这么嚣张? 长驱三千余里,直奔汴京城? 岳飞摇了摇头,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重骑兵很厉害,但是也是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主要诱因之一。 重骑兵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养一只一万人的重骑兵,相当于养了一只近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消耗实在是太大,前唐的富裕,都养不起大规模的玄甲军,为了降低财政的负担,选择用土地代替俸禄的方式,是军队掌握了财权。 府兵制的前唐,的确是军威极盛,但是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军权和财权的融合,只会滋生出藩镇这种割据势力。不利于国朝大统。 岳飞深知大宋为何没有重骑兵,并非无马,二十年前,青塘变成了大宋领土。 青塘马也不比金人的马匹差到哪里,为什么我们没有重骑兵? 是因为赵宋一脉,对军权旁落,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恐惧,让大宋无重装骑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