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言外之意-《乱世栋梁》


    第(2/3)页

    两年前,他有幸得这位召见,当时对方给他的印象,一是独眼龙,二是儒雅君子,没想到...

    没想到心理这么阴暗,感觉就是武侠小说里的岳不群...

    “湘东王小时患眼疾,天子亲自为其治疗,结果渺一目。”张铤道出一段过去,李笠听了,恍然大悟:

    萧绎因为自幼身体残缺,于是,心理渐渐也残缺了。

    这可以理解,毕竟古代官场极其讲究官员的仪容,当官要样貌堂堂,而湘东王身为藩王,瞎了一只眼,对比样貌堂堂的兄弟和表兄弟,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自卑,然后极度敏感。

    李笠觉得日后若再和湘东王打交道,可得注意。

    轶事之四,还是湘东王。

    湘东王和五兄庐陵王萧续如同仇人,又和六兄邵陵王萧纶关系极差,原因是邵陵王做诗讽刺过湘东王的独眼。

    听到这里,李笠注意到张铤漏了一件事,没有提湘东王和庐陵王决裂的“西归内人”一事。

    看来,张铤对当初詹良命案捅破天的原因,已经有了判断:鄱阳王府逃奴贾成跑去荆州找庐陵王伸冤,搞不好就是命案嫌疑人李笠弄出来的事。

    这件事李笠是不会承认的,那么,对方提到湘东王的轶事,故意不说最著名的“西归内人”一事,恐怕是委婉的提醒他:

    也许湘东王已经想到有可能是他李笠搞的鬼。

    只不过是见他地位卑贱,所以懒得计较罢了。

    但心里的刺,可能存在,当然,这只是张铤的看法,没有真凭实据,就只是提醒。

    张铤见李笠若有所思的模样,知道自己婉转的提醒有了效果。

    其实李笠的名字,他几年前就听说过。

    那个鱼腹诗不提,两件发生在鄱阳的案子,让李笠的名字,被尚书省令史张铤记住,他仔细琢磨了鄱阳王府詹良命案,觉得李笠不一般。

    现在,见这位一点就通,便继续说下去。

    轶事之五,庐陵王萧续。

    萧续为当今皇太子同母弟,膂力过人,善骑射,被天子比作任城王。

    任城王,指的是魏武帝曹操之子、任城王曹彰,曹彰在曹操诸子之中,以勇武见长。

    萧续时任荆州刺史,治下武宁郡守张延康任满回京,途经江陵时,被萧续以其在郡守任上贪赃枉法为由关入州狱。

    消息传到建康,天子下令让州廨押送张延康入京自辩,结果张延康逃狱,在逃狱过程中重伤不治。

    李笠听到这里,眉毛一挑:萧续这是有问题。

    张郡守任上贪赃枉法?怎么任上不处置,人家离任了就嚷嚷起来?

    若有真凭实据,怎么会怕当事人入京自辩?

    所谓的越狱,怕不是故意放人走,然后击杀灭口,说是畏罪潜逃....这不是我差点就获得的结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