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雷迪奇-《乱世栋梁》
第(2/3)页
架子‘丙’做纵向和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垂直运动让架子‘丙’从床板的每个凹槽获得铁丝,纵向运动让其将铁丝推入下一个凹槽。
在每一个凹槽处,铁丝受到连续的冲模或打孔机的作用,形成纹路并被冲出孔眼。
这些冲模及打孔机由冲轮‘丁’、冲轮‘戊’带动。
接着,冲好孔眼的铁丝沿着凹槽继续前进,进入滑槽‘己’,排着队被辗磨工具‘庚’研磨,铁丝本体变得光滑。
然后排队进入磨轮‘辛’,另一头被磨尖,于是一枚枚铁针就这么制作完成,接下来可以进行渗碳、淬火、回火等处理。
李笠看着这台机器生产铁针,思绪飞到许多年以后。
那一世,有外国高端针制品做宣传,宣传材料称,厂家历史悠久,源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世界制针中心、英国的雷迪奇。
曾经,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缝针由雷迪奇地区制针厂生产,而雷迪奇也是渔具(譬如鱼钩)生产中心。
宣传材料称,十九世纪中后期,一台全自动制针机诞生在雷迪奇。
机器以蒸汽机驱动,每天工作十一小时,每台机能制针约十四万枚。
即每小时产量约一万三千枚。
李笠不知道怎么做蒸汽机,也不知道最初的全自动制针机是什么结构,但是,他见过现代的全自动制鱼钩机,想来原理差不多。
于是,自己根据作场的机器使用经验,设计以水力为动力的全自动制针机和制鱼钩机。
耗时多年年,实用型全自动制针机出现了,以‘雷迪奇’命名。
‘雷迪奇’全自动制针机,水力驱动,半个时辰(一小时)制针四千枚,不含废品。
每日生产四个时辰(八小时,剩余时间进行检修、维护),制针三万二千枚。
对比历史上的蒸汽动力全自动制针机(每小时制针一万枚以上),性能很弱。
但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奇迹般的突破。
正式投产后,水力作场的制针能力,第一阶段是日产量三十万枚,鱼钩的日产量也差不多。
面对天下的手工制针业,有绝对优势。
李笠考察过鄱阳的制针产业现状,手工制针,一般是多人分工,其中一人负责钻针眼。
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天也就能做十来枚普通尺寸铁针,按人均日产量十枚计。
作场正式生产铁针,第一阶段日产量三十万枚,抵得上三万制针工匠的产量,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拿到市面上销售,根本就没有对手。
而铁针生产所需原料,其实不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