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惊变-《乱世栋梁》
第(2/3)页
若是为了娘家人,那也太扯谈了。
陈霸先不知道该怎办,只能尽忠职守,提防任何人危害皇太子的安全,至于这无妄之灾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厄运,无暇多想。
事发突然,为了不惊动群臣,所以只有皇太子及几位重臣在此,其他皇子、宗室及藩王,还不知情。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必须赶紧应对。
可要如何应对?
陈霸先认为噩耗不能传出去,至少现在不能传出去,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为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皇太子要立刻掌握禁军,至少要控制住台城,做出相应布置。
然后,追查逆贼同党,将其幕后主使揪出来。
陈霸先正思索着,检查遗体的御医忽然低呼:“这,这不是湘东王妃,他是个男的!”
众人闻言赶紧看过去,却见御医拍了拍遗体的裆部:“是男的,是男的。”
再用沾水的布将“徐昭佩”的脸擦干净,擦去敷粉,萧大器仔细看了,发现此人面貌只是与湘东王妃有些相似。
因为脸上敷粉,所以能够以假乱真。
所以,并不是湘东王妃刺杀皇帝,而是刺客扮做湘东王妃,以举报刺客为由,来到御前,然后暴起发难。
因为刺客骗过了天子、世子,所以没人提防,以至于让刺客得手。
那么,如今在外面的文武官员之中,是否有逆贼同党?亦或是乐游苑中,还有多少逆贼党羽?
吏部尚书、萧大器表兄王褒赶紧出主意:“殿下!如今须得当机立断,请诸位皇子、藩王入见,宣布噩耗!”
其他几人闻言有些犹豫:向皇子、宗室宣布噩耗,即向在外宴饮的文武百官宣布噩耗。
那么,等同于皇太子临危即位,立刻定下君臣名分。
只是今日这么多文武官员在,消息一传出去,必然引起震动,虽然皇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但掌握大局需要时间。
按说应该封锁消息,说天子有恙,宴饮取消,御驾返回皇宫,文武官员各自散去。
然后,关闭建康诸门,再调集东宫卫士入宫,接管宫禁,并且召见宿卫诸将、掌握禁军。
把这几步做好,再传公卿、在京的诸位皇子、宗室入宫,宣布噩耗,并追查逆贼同党。
但是,行刺的主谋极大可能为外边宗室、文武官员中的某人,或者有同党在其中,所以,未必会给时间让皇太子从容掌握局面。
而刺客孤身行刺,得手了却也当场自刎,所以皇帝遇刺身亡的消息,可能主谋此刻未必知道。
对方无法确认皇帝是否还活着,或许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皇帝不露面、宣布身体有恙起驾回宫,那么...
对方铤而走险也不是不可能。
考虑到逆贼极大概率有后手,刺杀皇帝的主谋不是皇子就是宗室,待会一旦忽然发难,若皇太子早定君臣名分,应对起来反倒会更加从容些。
如今文武百官就在外面,皇太子又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只要噩耗一出,皇位毫无疑问该由皇太子来座。
两种处置,都各有道理,具体该怎么办,不好说,毕竟事发突然,大臣们都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