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崇祯八年》
第(2/3)页
与之相反的是此刻对面明军大阵传来了巨大的欢呼声,返回阵前的两百名明军受到了战友的热烈欢迎,这些士卒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得意,一个个趾高气扬的在营官引领下回到自己的阵中。
“举盾!弓手迎前!”
在看到清军几千名弓手越来越近后,杨国柱大声下令道。
一声声号令传递开来,排在最前面的两千明军刀盾手纷纷将盾牌高举,准备遮挡清军的长箭攒射,早就列好阵型的一千明军弓手前行,迎上前去准备对另一侧的清军步卒进行射杀。
杨国柱和虎大威事先曾经商议过如何对阵清军,经过一番探讨后,两人并未采取以弓手对射的方式和清军进行对阵,因为他们知道己方弓手根本射不过以善射闻名天下的清军,对射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因为一个合格的弓手是很难培养的,眼力、臂展、定力等等方面都需要比常人强出好多才能入选,而最后成军的过程中还要淘汰掉一批人,所以他们一直视这些弓手为宝贝,不舍得让他们上去送死。
两人的军中虽说也有不少火铳,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使他们还是重弓箭轻火铳,迎敌时也是将火铳排在了后面。
三千余名清军弓手分成四个方阵,一直前行到离明军前锋还有五十步的距离时停了下来,五六百名身披重甲的清军越过弓手缓缓向明军而来,紧随其后的是大队的清军甲兵。
这就是清军最为经典的打法先用弓箭射乱明军阵型,重甲步卒迎前逼近,在二十步距离时发起冲锋,趁着明军混乱之际凿入明军大阵,在他们身后的甲兵涌进缺口,左右冲杀迅速将优势扩大,然后等明军溃阵后进行掩杀。
这种战术简单实用,对阵明军时屡试不爽,往往只要接阵片刻,明军就会一哄而散,清军的每次胜利得来就是这么容易。
眼见明军弓手大阵向前,负责前阵指挥的一名梅勒章京立刻大声吆喝几句,清军后阵一队五百人的刀盾手从一侧绕过正面的大阵,向着明军弓手疾步迎来,站在一辆马车上的杨国柱立刻下令,前排明军分出了五百名刀盾手,也是向着一侧移动,准备绕过己方弓手阵列,迎击清军刀盾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