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崇祯八年》
第(2/3)页
“大伴,且给各位卿家每人送上凉饮一杯,消解一下暑气,给阁老看座!”
朱由检吩咐一声后,王承恩转身而去,他在脑子里暗暗组织了一下措辞后开口道:“司农寺自上而下不辞辛劳、用心任事,专注于自身职差,朕欣慰不已;其中尤以温卿付出最巨,可见阁老家风、门风之严谨,方才有此承继父业之后辈精英涌现,朕实为阁老感到欣慰。
朕希望温卿能有一颗恒心,不管于任何职位上都要善始善终,如此的话,朕相信朝廷也不会埋没人才!
朕现下想对阁老说一句:有此子,阁老无憾矣!”
“老臣谢过圣上之赞誉!臣有幸得遇明君,故此竭尽所能以助圣上达成所愿。今臣老矣,幸有圣上慧眼识珠,擢犬子与朝堂,使之能替老臣为我皇尽忠、为朝廷效力、为万民造福,此实是犬子莫大之荣焉!臣自会用心教导与他,使之戒骄戒躁,永葆用心任事之恒心,如此,老臣此生足矣!”
温体仁岂能听不出朱由检的话中之意?
人家皇帝肯定不会大包大揽的说:老温,你这儿子不错,以后前程包在我身上了,这种简单直接的话语是不会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的。
而朱由检的表态已经十分明显,只要温侃一直像现在这样干事,那前程将是一片光明。
不一会功夫,几名小太监端来了数盏冰镇酸梅汤,在场诸人诚惶诚恐的接过来后小口啜饮着,而温侃则是一手端着酸梅汤,回过身来冲着远处正在向这边打望的手下比了个手势。
温体仁坐下后端着酸梅汤笑道:“圣上,若是此番司农寺增产之术效果显著,臣建议由司农寺将其法编印成薄册,印发大明各地方官府,由官府出面召集各村镇里长、甲长分批与会,择能吏现场讲说分明后,令其返乡付后引导农户诸实践。
虽说此举不见得每乡每村每户均会照章执行,但若是有一半,甚至部分农户遵章施行,那我大明粮食产量也将会有大幅增长,圣上欲使天下百姓无饥绥之忧之心愿便会往前更近一步,长此以往,我皇明盛世可期啊,呵呵呵呵!”
“阁老此建言甚妙!稍后既见成果后,若是果如预想当中收成甚好,待回京之后,内阁便可着手经办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