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崇祯八年》


    第(3/3)页

    看到邹维琏似是对其他人等的表态有不同看法,朱由检随即饶有兴趣的鼓励道。

    “老臣谢过圣上不罪。老臣以为,诸位同僚之建言虽大致可取,但以目下之形势,对辽西甚至其他边将用强并非佳策;别忘了大明之东南沿海尚有靖海伯镇守,数年来郑氏为大明出力良多,实是于江山社稷有功之臣,而诛杀祖锦州似有卸磨杀驴之嫌。

    老臣以为,此策一旦成行,恐会引发他人无端揣测,以致有无妄之灾生发,而破坏当前稳定之大局!故此,此事还望圣上慎思之,千万莫要因小失大啊!”

    邹维琏一番话讲完,立刻在殿内引发了更多的争议之声,率先站出来反驳他的又是侯恂。

    “启奏圣上,臣不赞同邹部堂之言!辽西上下与靖海伯不同,历年来,朝廷拨付数千万辽饷供养关外,实指望其御敌与国门之外,而辽西上下消耗巨额国帑之后做的什么?拥兵自重,畏敌怯战!

    若不是圣上下旨编练的之数万新军,更兼有卢建斗、孙白谷、洪亨九等大臣亲赴一线坐镇,若是单靠辽西边军支撑,此时东虏大军说不定已将扣关山海!

    辽西谎称之十余万大军在何处?卢建斗等人所率兵力也不过此数,因何能重创东虏主力,并且灭其国在即?

    臣等坚决要求诛杀祖大寿等人,所恨者,是其谎报兵额员数,侵吞巨量国帑,且于流贼肆虐大明境内时不顾朝廷百姓已无余力供养,仍旧不知收手,尽显其贪婪无耻之嘴脸,此等行为,与助贼有何区分?若非圣上坚毅果敢、力挽狂澜,大明局势会糜烂至何等模样!?此贼实国之贼也!不诛之实不足平民愤!”

    侯恂丝毫不给资历、年龄远大于他的邹维琏留情面,在旁征博引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建议,坚决要求诛杀祖大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