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由于还没有收到锦衣卫相关事项的奏报,朱由检现在也不知道这回具体能有多大的收获,所以他只是从侧面提了一下之后就把话题转移了开来。 据朱由检私下的猜测和估计,这回自己又要发一注大财了,他已经下令巩凡物带着四海商行的精干力量赶赴松江府,准备接收最后的胜利果实,朱由检也准备借机开始推行士绅一体纳粮的计划。 “有鉴于大明官军精锐正在经略东北和西北之地,而此两处方向俱是苦寒之地,那在加强武备之同时,着力改善官军将士之后勤保障便成为重中之重。 首先,西北甘肃、宁夏等地官府,在粮食自给无忧后,要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兵部要在甘肃、宁夏、陕西北境,分别设置军需处,专门收购官军所需日常物资为要义,确保前方将士吃得饱、穿的暖,不使其忍饥受冻之下还要与敌交战。” 在朱由检的认知中,西北地区在后世也是中国的产棉区之一,只要当地官府出面,组织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那不用几年,西北官军所需要的军用棉服被褥等物,大部分都可以在当地解决,这样就省去了从数千里之外的京城长途运输所花费的巨额钱粮。 之所以这次是设立军需处对外采购,而不是朝廷直接开办工坊,这也是朱由检为了使当地的商户能够开设工坊、雇请本地民众做工赚钱,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活力的一种思路。 只要措施得当,当地官府重视,几年之后,贫穷的西北地区也将会因此而受益巨大。 按照朱由检的设想,大明官军所穿用的服帽鞋袜被褥等要每两年一换,单单这项支出加起来就是十分惊人的数字。 就拿曹文昭所率的西北军来说吧,整个西北官军现在有近两万人马,不包括军械在内,每人需要下发两套春秋军服、两套棉质军服、两双春秋战靴、两双冬季棉靴、两双棉手套、棉护耳,两双春秋单袜,两双冬季棉袜、一床春秋薄被褥、一床冬季厚被褥。 而马祥麟统领的一万北征军,东北地区一万多的守军,也需要同样的军用物资,这些物资的总产值可不是个小数目,在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的当下,持续的财政投入才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 “兵部要谨记,采购军需一定要查验物品是否合格,不得以次充好,朕会派遣厂卫督查,一旦发现有此情况,犯事者就地斩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