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崇祯八年》


    第(2/3)页

    政治就是妥协。

    为了达成更大的目标,适当做出让步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如果这个让步是拿着少数人的利益,来交换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的结果,那这种妥协就是胜利。

    派锦衣卫去就是为了抄家敛财的,但朱由检虽然知道是江南士绅集团牵扯其中,但并不清楚到底是谁、有多少人会被牵连进去。

    既然内阁首辅都觉得应该把孔家拉下水,那就给庄元洲以及兖州府的锦衣卫下达指令吧,在锦衣卫侦缉江南命案的同时,把孔家的事办妥,这样双管齐下也不耽误功夫。

    在从温体仁家离开之后的第二天,一队锦衣卫催马驰出京城奔往了山东方向,并在第四天到达了兖州府。

    对此一无所知的孔家人不知道的是,大明最顶尖的两个人,就在一次简单的宴饮之间,便轻轻松松的订下了事关孔府兴衰的策略。

    “既是圣意已定,明府打算如何去做?此事须得计议周全后一击奏效才可,否则定会引发不小之风波,给我皇增添不必要之麻烦!”

    曲阜县衙二堂内,一身商贾装扮的锦衣卫兖州千户所千户刘进以知县故交的身份来到曲阜,与庄元洲商议如何逼迫孔家就范之事。

    自从上次将自己的打算密奏朱由检之后,念头通达的庄元洲便放弃了想把知县权利抢夺过来,以便维护朝廷和自己尊严的打算,变成了曲阜士绅们希望看到的那个泥胎木塑,对衙门里的大事小情一律不再过问。

    闲来无事时庄元洲换上青衣小帽,带着仆从或是街市闲逛,或是出城去往乡间,与种地的农夫闲谈,或者是带上食物帐篷登高望远,俨然一副不理俗事的模样。

    他的这番举动被有心人看在眼中,最后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这位县尊看来是读书读坏了脑子。放着孔家这颗遮天大树不抱,硬是跟远在天边的朝廷站在一处,结果现在看到夺权无望,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看这情形,这位是准备熬到任期后拍屁股走人,对于是否大权在握已经无欲无求了,照此下去,吏部的考评肯定是拙劣,将来的前程也是堪忧,千辛万苦中试后弄到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慨叹不已。

    庄元洲确信,自己已经把皇帝的心思猜的大差不差,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皇帝肯定会对孔家下手,之所以现在没有动手,最大可能就是欠缺理由和时机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