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两万年更好! 不就是士绅一体纳粮吗?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只要在大明推行开来,那太仓的收入明年会增加多少啊! 到时候皇帝一高兴,说不定会抽时机再给大伙儿涨俸禄呢。 平民百姓天天吃土都要纳粮,凭啥这些豪门大户占着如此多的好田地,却一粒粮食也不上缴? 大老爷们不也说了吗? 水涨船高啊,朝廷收入大幅增长,大老爷们手中有了钱粮,那还能亏待了咱们这些当差的? 谁有了钱不会做人啊,大老爷们都是人精,各部寺衙门有了多余的钱粮,那肯定会适当分润给咱们一些。 咱们也上书,对!支持圣上尽早推行!反正咱家想一体纳粮也没那资本不是? 于是乎,几天之内,凡是有资格上本言事的朝官们纷纷上表,言明自己会坚决拥护皇帝以及朝廷的任何决定,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一边。 一时之间,一向冷清地通政司成了各衙门中最热闹的地方,各式各样的奏本题本被送到这里。 通政司的书吏书办们将这些奏章装进箱子中,赶着马车一车一车的送入内阁之中,之后再经过内阁那些中书舍人、书办粗粗浏览后,只要是赞成的全部送入宫里,词不达意或者有反对意见的全都扔到了角落里。 没过几日,宫中再次圣旨明发天下,皇帝在圣旨中对圣人之后极具褒奖之词,同时也对各级官吏拥护朝廷决意的态度倍感欣慰。 鉴于民意不可违之理,皇帝决定,于崇祯十二年夏粮征收之日起,在大明全面推广士绅一体纳粮之策,以所得之钱粮来滋养万众军民人等,力促万邦来朝之盛世尽早来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