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上次杨涟去职,在朝中引起风波,无数大臣出面,有上疏求情的,也有与之见面告别的。 这回赵南星归籍,却是一副凄凉之景,无一人挽留,更无一人为他求情。 赵南星离京后没过几日,吏部、都察院近半东林官员纷纷递上奏疏,自参自劾。 这次朱由校玩了点花样,西暖阁直发圣谕,将所有东林官员的自劾疏送至内阁票拟,然后自己再批红。 内阁首辅韩爌,次辅刘一燝,都是东林党元勋重臣,可如今大势已去,他们又能说什么? 吏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皆在九卿之列,为一等一的朝廷重臣。 因推举宁夏巡抚一事,朝堂之上,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却是兼摄部院的赵南星去职,东林元勋魏大中调任,圣谕还如此之严厉。 时人皆称,此为历朝历代都少有之例。 不过这还没完,借助吏部、都察院大臣的自劾奏疏,魏忠贤发动关系,将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光先、考功司郎中邹惟华等一批东林文臣调任西南,为讲学座师。 陈九畴将于一月之后,正式前往宁夏上任。 其后,又有都察院三名东林党言官御史遭斥,都被罢归原籍,一时之间,朝政局面为之骤变。 而赵南星既已去位,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两职出现空缺。 吏部和都察院分别题本,请以吏部左侍郎陈于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宗周升署。 这两位虽然都是按职级顺序自然晋升,但按理来说,天启皇帝早知道他们是东林党,哪会批准。 对此,魏忠贤是一点不担心。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这话很有道理,先前还大肆批驳东林党的朱由校,这次圣谕却一反常态,让各部院、衙门会推。 魏忠贤听了这话,心下一凉。 部院衙门会推,要出好多个人选,各党各派都有,东林自然也不例外,谁能保证这两个重要职位,全是由自己的阉党来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