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世袭的武将们,都要披挂上满是灰尘的盔甲,不情愿的从床榻上爬起来,将部下士卒尽量聚拢回来,向他们下发府库中堆积的盔甲和兵器,按照会典的模式重新开始操练。 那些豪强,听说了凤阳一带的“惨案”后,都是紧张得要命,立即在各府开起小会,会议的主题惊人的一致。 各大豪强家族,全都是要各家子弟,在皇帝南巡期间,尽量低调行事,当然了,能没事帮着老百姓做做事情什么的那自然最好。 地方官府方面也有准备,对于正在通缉,但是依然逃逸的盗匪,这段时期都加大了缉捕力度,力保在皇帝抵达当地前将其抓捕归案,好向上请功。 各地的官府牢狱已经开始清理刑狱中的犯人,把无罪的尽快释放,有罪的则做出相应处罚。 官府衙门也不再抠门,挨家挨户的发放慰问银两,在当地的城门处铺设粥棚,安抚、赈济穷苦百姓。 有些平常什么也不做的官员,都要各处像模像样的巡视一番,修缮破败城郭,治理农田河渠。 总的来说,这次朱由校下来,地方上是个面貌一新的局面。 一个半月以后,在山西、河南等地兜兜转转的朱由校,来到了此行最为重要的第一个地方。 南京! 南京,简称“宁”,为大明在江南的留都。 时人多叫它金陵,在官府的书面形式上,亦称作“南京”,是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制度的第二个政治、行政中心点。 围绕着南京周围的地区,便是南直隶。 浩浩荡荡的来到距南京城三十里左右的一处山脚下,朱由校骑在马上,一进到阴影之中,顿觉阴凉沁心,非常快意。 回首一望,发觉身后勇卫营的军队行进,正弯弯曲曲在山路之中,朱由校笑道: “下令在此修整半个时辰,等等后面的队伍。” “遵旨。” 黄得功抱拳应声,策马绝尘。 “陛下,此处绿树合围,溪水潺潺,十分幽静、宽敞,勇卫营在骄阳下走了一个时辰,是该让他们歇一歇。” 王朝辅从小太监背着的筐里取出茶具,摆在朱由校身前的石桌上,倒满一小杯清水,递了上去。 “陛下——” 朱由校刚好有些口渴,接来一饮而尽,笑了一声,话中带着责备与好笑之意,道: “朕累就说朕累,就说朕要歇会儿,这有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