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起来这个年代的人? 的确是很少有那种愿意拖家带口出去过新生活的人,更何况还是大多数人谈虎色变的塞外。 十二万人,也聊胜于无了。 至于其它的流民,可以发布些新政策? 剩下的就是顺其自然? 没必要生拉硬拽。 辽东汉人的比例上去了,才能开垦屯田,安稳边疆。 想到这里,朱由校笑了笑,正打算翻看下一本? 却听侍立在门口的王朝辅轻声禀道: “爷,小公爷和阁老来了。” “请他们进来。” 朱由校还是翻开了这本奏疏? 但是心思却没在这上,眼角微瞥见两人进来? 随口吩咐道: “你们来了,赐坐。” 来的不是英国公张维贤? 却是年方二十余的小英国公张世泽? 也就是历史上在李闯进军京师城下? 率兵出去奋死抵抗的那位末代英国公。 这个人能力还没看出来,但是忠心程度,朱由校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当初想让他管宗人府,就是想提前培养一下。 “内阁的人选,准备的怎么样了?”朱由校这句话,是对着内阁次辅魏广微说的。 这人以前是东林,但是被东林党当做了政局斗争的牺牲品,后来就投靠到了魏忠贤名下,称他作“魏父”,可谓铁杆阉党。 但是最近魏广微很是识趣,他渐渐远离了魏忠贤,也再听不见“魏父”那种亲切的称呼。 较事府禀报,现在的魏广微就连私下对魏忠贤都是礼敬有加,保持着一些距离。 正是因为这些,朱由校才打算给魏广微一个机会。 这次的内阁增补名单,朱由校实际上是没打算直接用的,因为他心里另有人选,主要是想看看这位未来首辅的心思。 魏广微也意识到这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恭恭敬敬呈上了一份奏疏,说道: “臣初拟内阁增补阁臣六人,这是名单,请陛下御览。” 朱由校接来也没看,随手仍在御案上,却是起身活动了一下,笑道:“在这里待了许久,陪朕出去走走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