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况且西方各国对装备技术的流散,似乎并不是很重视,只要你肯学,对方有钱赚,那就肯教。 提起这个,朱由校还是颇有自豪的。 毕竟,是自己的穿越,让遂发枪在大明的出现提前了十几年,并且研制出了历史上在大明从未出现过的镇虏炮和手铳。 对手铳来说,朱由校期待感十足。 这个玩意儿虽说实战如何还没见到,可其在欧洲能得到普及,甚至于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代替了原始骑兵,这就说明放在骑兵手里,战斗力一定不错。 过来人的经验在这摆着,要是短铳搁到步兵手里有用,那现在欧洲各国的主力火枪兵为什么用的是长杆遂发枪? 所以朱由校没什么好犹豫的,直接给骑兵装上就是。 反正无论如何,这是火器的时代,这是大航海的时代,鞑清那种做法,注定是要被世界所抛弃。 大明不能去和鞑清去学,搞什么重装骑兵,搞什么骑射立国,那岂不是舍本逐末,固步自封么? 这种时候,就该不耻下问。 别人什么先进,咱就学什么,花点钱也在所不惜,因为你把军事科技学到手以后,是可以直接用的。 换言之,给出去的也能再打回来。 可你要是连这点银子都舍不得花,难道就一直被鞑清和蒙古钳制,与当今世界上的机遇失之交臂吗。 朱由校心情大好,研制出手铳,对付鞑清引以为傲的骑兵,那就算是有了手段。 德军、法军新旧骑兵对决的一面倒场面,似在眼前。 “传旨,军器司参与研制手铳的匠师,全部记大功一次!” 言罢,朱由校望向阶下的二毕,示意他们起来,微笑说道:“四年了,朕一直亏欠你们一份赏赐。” 不等二人说话,朱由校便就以不容置喙的口气接着说道: “听旨!” 闻言,一众人等全都俯身候旨。 朱由校负手而立,肃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