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哼!” 朱由校放下奏疏,对周围说道: “这个王保,该杀。” “奏疏上说,这王保逾期不至,惧怕处罚,便在蔚州境内的焦山纵兵为祸,屠戮了焦山脚下的数百百姓。” 话音落地,周围全然都是震惊之声。 张维贤也吞了吞口水,有些不可置信,“这…天下间怎么还会有做出这等事的人?” 随即,他转向崔呈秀,斥道: “崔部堂,你兵部是怎么办事的!” “王保是什么样的人,莫非兵部事先没有查清,便让他继任了蓟州总兵如此重要的职位?” 闻言,崔呈秀显得有些窘迫。 在兵部当尚书,除了早年制衡东林以外,他实在没什么任人识兵的大才,这他也知道。 王保若是真的做出了这等事,那么就绝会牵扯到他的身上,毕竟兵部当时只是考虑到王保为王威之弟,叫他在蓟州原地上任比较方便。 底下众人也分为两派。 “英国公说的不假,蓟州为京师咽喉,便是我这样不懂兵事的文人都知道此地要害,怎么崔部堂在考虑总兵人选时如此草率!” “诸位听我一言——”李邦华站出来说道: “此事倒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兵部处事不明,孙传庭此人如何,我等皆不知晓,这不过是他一面之词。” “到底王保在焦山脚下做了什么,蓟州如今情况如何,还是要全部查清楚以后,再做决断。” 李邦华的话,倒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朱由校这时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这样吧,锦衣卫派人分别去大同和蓟州,探听清楚真实情况,再来向朕回禀。” “记住,要快!” ...... 守候在朱由校身边的锦衣卫很快将消息报到了北镇抚司。 听见以后,指挥使许显纯甚为重视,放下手头其它事,叫来锦衣卫千户田尔耕、崔应元分别领队前往大同、蓟州,探听情况。 田尔耕和崔应元,一个在朱由校南巡时证明过自己,一个曾在锦衣卫彻查山东闻香教时立了大功。 选派此二人前往,足以证明朝廷对这件事的重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