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集食居、洺雀阁-《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3)页

    小冰河,连年不遇的旱灾、蝗灾,比比皆是…

    朱由校需要未雨绸缪,这种事情没必要征求文官的同意,自己知道,吩咐下去办就是。

    他们不同意,那就叫他们去说,反正早晚有那么一天,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皇帝,是多有先见之明。

    想到这里,朱由校在李起元的折子上批了五十万两银款,然后合上奏本向外说道:

    “叫内阁首辅过来。”

    ......

    天启四年八月十二日,孙传庭率领十四万边军及京军精锐,携带遂发鸟铳、镇虏炮等新式火器,在大同镇城誓师出征。

    按照计划,孙传庭将从大同镇城前往威远卫,经赤儿山,抵达此战的第一个驻军场所——归化城。

    选定归化城的原因是,那一带现在已经基本被归附大明的塞北三卫瓜分。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在辽东那一战后的战争红利。

    可对于朝廷来说,归化城是有意扶持起来的藏传黄教中心,是控制诸部人心的要地。

    既然要出关作战,那顺道去看看,用军威慑服一下已经归顺的塞北三卫,这也是理所应当。

    此举,既能保证塞北三卫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依旧支持大明,也能用实际行动,让归顺的蒙古部落看到这次北逐林丹汗的决心。

    这次作战的规模不及辽东大战,但是对日后边疆的形势而言,影响却相差不多。

    如果胜利,左翼诸部甚至是漠南诸部,都将臣服于大明。

    左翼三万户虽然是一盘散沙,但如果拧成一股绳,却是实力同察哈尔不相上下的强部。

    如果让林丹汗控制左翼诸部,其势力将会成倍增长,对边疆地带的威胁也会与日俱增。

    相反,如果大明取得此战胜利,那么就象征着忠于察哈尔的势力被基本上打掉。

    左翼三万户的效忠,对今后收复河套地区,再置沃儿都司管理左翼诸部,都有极大的奠定意义。

    明军浩浩荡荡的出关,走在前往归化城的路上,看着越来越远的边关,没有人心情是不紧张的。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出关作战,辽东之战虽说也是出关,可出的却是山海关,辽东也是大明领土。

    这次却不一样,出了边关,到了塞外,一切都是未知的。

    即便这次出关的全部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可也害怕回不去故土,死在草原上,尸骨葬不到家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