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勋贵们的心思-《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3)页

    王洽坐了回去,户部尚书赵秉忠站出来,说道:

    “这些土人留在琉球,对朝廷设置官员管理当地,不是一个好助力,需要将他们迁往内地,缓慢同化。”

    “至于这些土人到了内地以后,又要如何安置,是召入京营为新军,还是划分一地设置土司,这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我等臣子,只是替陛下分忧而已。”

    这番话,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魏广微也道:“看看,看看赵大人的一番肺腑之言,连老夫也觉得惭愧不如啊!”

    “既然如此,要给这些土人安排些什么职务,赏赐些什么,诸位有没有什么说的?”

    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忽然站出来说道:“阁老,下官以为,对于琉球土人,要择一人重赏,其余人稍赏。”

    “赏可以,但要体现出朝廷之威。”

    “大学士请具体说说,老夫洗耳恭听。”魏广微没想到温体仁这么快就会出来说话,看过去说道。

    温体仁显得十分谦卑,再三行礼而后才是继续说道:

    “琉球当地众多部落中,势力最大,人丁最多的为高山族,有数万人。朝廷应当以一卫世袭指挥使诱之,似其迁往内地。”

    “至于其余的琉球土人,稍加赏赐一些金银外加土地,便足使其畏服朝廷之威。”

    “换句话说,只要控制住那个最大的,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时日一久,他们的子女学习汉文化,通晓汉文,也就没了什么土人与内地人之分。”

    魏广微不断点头,环视众人道:

    “诸位以为呢?”

    王洽站出来说道:“如此即是最好的办法,下官附议。”

    “我也附议。”

    “附议!”

    毕竟琉球当时与登莱水师的一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打错了友军,在那之后都是十分配合。

    温体仁的办法就显得恰到好处,既体现出朝廷眼下对当地土人的招揽之意,也是做了长久之功。

    ......

    内阁部议这边顺利解决琉球的建制沿革,还有当地土人的安置问题,但是王恭厂那头,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

    张维贤出了宫,就带着人直奔王恭厂外的神机营火药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