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时局-《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2/3)页

    应天集团众人的潜台词很明显,韩林儿死便死吧。他眼下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我们犯不着为了他,而得罪势头正盛的扩廓帖木儿。

    而在最前线的徐达,也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建议。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给朱元璋建议,那就是此时此刻的应天,不应该树立那么多的敌人。

    而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朱元璋其实比谁都清楚,理智上来讲,韩林儿就是个累赘,自己根本不应该去救。但是最大的问题,自己是带头大哥。带头大哥要有带头大哥的想法。要知道韩林儿是自己名义上的带头大哥,带头大哥遇到困难了,自己不去救,将来自己遇到危机了,

    是不是自己手下的小弟们,也可以坐山观虎斗,不搭理自己?

    朱元璋不是个从心的人,其实在乱世中挣扎的他,大多数时候遵从理性,但这一次不能听理性的,得咬碎钢牙顶上。况且朱元璋还从韩林儿身上看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点,那就是韩林儿的政治遗产。虽然说拥有韩林儿的效果,比不过三国演义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救了韩

    林儿之后,就相当于从他手里接过了抗元的大旗,全天下的反元仁人义士都会从心里敬佩自己一声。“还是事先给国公上书写明了为好。”伯爵府正堂中,杨勋起身正色进言到,“伯爷想过没有,如今淮安形势虽然平静,但是平静的水面之下,已经激流勇当。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世家大族同气连枝,自成一脉,只要有机会便会毫不犹豫的将外来势力排挤而走,徐州方面割据一方,他们到底要不要继续扩张也不好说,此外便是沿海的倭

    寇,他们一个个贪婪如狼,随时都有可能咬我们一口。若是国公真的单兵匹马的来了淮安,将队伍带走,我们自己怎么办?”坐在堂上主位的朱振缓缓摇头,然后复又起身四股而言,“杨勋说的极对,而且我其实也明白其中道理,甚至前些时日方克勤汇报的粮草不足,也不是假的,但是事情有缓有急,一来皇帝陛下乃是我等主上,若是见死不救,会为天下豪杰耻笑不说,也会失去人心。我更担心若是没有足够的武力震慑扩阔帖木儿,这厮会认为我们应天集团软

    弱可欺,到时候大军直接南下,反而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地步。”

    言至此处,坐在左手第一位的叶兑老先生也不由的颔。

    朱元璋手下聚集了不少读书人,读书人最讲究忠孝二字,若是朱元璋不采取些行动,确实会让人心里难以接受。其实包括叶兑自己,从心底也希望朱元璋去救韩林儿。

    因为说道理,韩林儿是一面大旗,若是他死了,那么起义军的大局,必然会陷入低潮之中。

    甚至只要剿灭了韩林儿,扩阔帖木儿可以对外宣称,大局已定。“二来,从最近搜集的情报来看,咱们的常遇春将军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那些豪门世家只听到他的名号,就吓得不敢有丝毫动静。但是他们内心反抗的欲望,却不会停下

    。这颗雷迟早要爆,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提前引爆?”

    此言一出,茹太素、沐英等人也纷纷做足姿态,纷纷表示赞叹。“三来,从个人角度来说,皇帝陛下对我是有恩的,而且皇帝陛下虽然在红巾军阵营里,只是个吉祥物,但是也不是愚昧之人。看他这般枉死在王保保手里,我确实有些于心不忍。”朱元璋忽然来到常遇春身前,然后忽然笑道“至于我们大军北进之后,面临的困境,确实会有,但是有困难,便不去做了吗?咱们说到底是义军,是为天下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