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刘伯温的欣赏-《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3/3)页

    现在闹到这种程度,却还要将刘伯温请出来主持大局,心中难免愧疚。

    至于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家……则没人搭理。

    次事件之中,王家的表现着实拙劣,惹得大家极为不满。

    王家之前一直信誓旦旦说,这比银子就如同大风刮来的,不挣白不挣,反正朱振也拿不到一丁点的证据。

    可谁知道,淮安世家在先前输给朱振一场的情况下,再次损失惨重。

    这一次比损失些战兵更让世家心痛。

    要知道这些银子可是世代人的积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事后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去挣呢。

    其实眼下的情况,不管是张家,还是王家,都已经无力对淮安的大局进行掌控,甚至打架隐隐约约已经明白,大家有一种被朱振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最后也是无奈之下,不得不求刘伯温出头。

    到现在大家才明白什么叫做朝中有人。

    淮安乃是江南的世家,文人,凡事还得看刘伯温。

    就冲刘伯温这份本不关他事却依旧义不容辞替大家出头的这份仗义,往后就还得以刘伯温马首是瞻!至于王家、张家、还是已经成为过去的赵家,差太远了。

    刘伯温答应出面,诸人尽皆放下一半心思,想来那朱振再如何桀骜,也得给这位大佬面子吧?

    更何况各家还会各有谢仪奉上。

    见到刘伯温面露倦容,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回家就将钱送去,好将家中子弟赎回来……众人拖拖拉拉的离去,刘伯温叹口气,揉了揉太阳穴。

    这一趟淮安之行,凡事都要费心费力,让刘伯温感觉很是疲惫。

    尤其是这种内部勾心斗角的事情,根本不是刘伯温喜欢的。

    在他看来,汉人江山之所以被元人夺去,就是因为我们内部内耗不断导致的。

    等到此间事了,自己就返回应天,再也不掺合这种倒灶事。

    既然朱振有本事将这群家伙玩弄于鼓掌之中,自己何必来这里“捣乱。”

    命侍女用净水浸湿了帕子,擦了擦脸,提了提精神,将老仆叫来,亲笔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他,叮嘱道:“待会儿就带着银钱去把赎人,叫这封信交给朱振,就说你小子能耐了,老师在此,还想着让老师亲自登门拜访吗?”

    老仆有些吃惊,迟疑道:“这个……是不是会让伯爵不悦?”

    那朱振虽然是刘伯温的晚辈,但是身份和地位,其实都比刘伯温来的要尊贵。

    而且此时刘家其实也参与其中,主家还做如此高姿态,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刘伯温解释道:“你们啊,就是不知道琢磨人心,你们都看到了朱振强势的一面,但是你何时见他欺压过百姓,何时不尊老爱幼?

    你们是被这个世界不正常的事情影响太多,反而有人表现的正常的时候,你们却不理解。

    去吧,这小子肯定会来的,老夫的眼睛又不瞎。”

    说着,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这小子才多年轻,现在是随着国公打江山,将来呢?

    待到王朝建立,老臣老去,他势必会成为年青一代执牛耳者。

    能做执牛耳者,又岂会没有风度?”

    老仆心里微微一震,没想到主人对朱振的评价会高到这种地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