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染的圈套-《大海商》


    第(2/3)页

    那样的话,首当其冲的曹德麟肯定第一个遭殃,随后就是盖文虎,估计逃脱的可能性也不大。

    崔中勇与另外一个刑部官员也都在危险中,他们的性命取决于护卫们反应过来的速度。

    从后面护卫的反应速度看,如果荣中军只是想要刺杀,在曹德麟、盖文虎身上得手后,护卫们差不多这时候能够拦住荣中军,阻击他继续刺杀。

    然而,荣中军根本就没做此举,而是拖着廖炳勋的尸首上来,分明就是要碰瓷。

    对,的确就是碰瓷,他奋力把廖炳勋的尸体往护卫的刀口上撞,好借此消除他用匕首在廖炳勋身上造成的伤口,他也顺利得手了。

    剧本的演绎为何能够流畅顺利,一气呵成?

    荣中军乃是有多年征战经验的战将,对武器的运用非常娴熟,手法绝对是专家水准,而护卫们都是新兵,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孙虎他们从南京带来的富有经验的护卫都不在现场,而是留在况且身边、驿馆各处警戒了。

    原来都以为三堂会审这里不会有任何险情,也就没有刻意安排有经验的护卫。

    持刀上前的护卫身手也不错,就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结果一下子中招了,他的刀正好穿透了荣中军的匕首穿过的伤口,并且把伤口扩大了,于是乎看上去廖炳勋就是死在他的刀下。

    随后荣中军又合身扑上他的绣春刀,他还是没能避开,荣中军也同样是心脏中刀,还是在同一个部位。

    这把刀已经交上来了,跟捡到的荣中军的匕首并排放在桌案上的一个大漆盘里,这已经是证物了,这位护卫只好换了一把制式绣春刀佩带。

    此时,崔中勇等人也都表示要承担责任。

    犯人在三堂会审的大堂上被刺身亡,他们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是主审官,并没有主副之别,只不过曹德麟主持这次三堂会审而已。

    况且摆摆手:“诸位大人,这事算不了什么,也不是大家的责任,朝廷要追究的话,责任是我的,回头我会给皇上上奏折,说明这次遇到的情况。另外也请诸位大人把事情经过详细写下来,放在卷宗里,然后把卷宗封存送到北京。这两人的尸体要用冰块保存好,快速送到北京,请朝廷逐一查实。”

    曹德麟感激地看着况且,没想到钦差大人是个讲究人,竟然把责任大包大揽过去。

    案子进行到这一步,的确已经没法继续了。犯人死了,有关联的廖京生逃了,至于抓来的几个廖府的家人,就算拆了他们的骨头估计也得不到任何罪证。

    既然举行了三堂会审,就必须把卷宗封存送到北京,这是规矩。三堂会审的卷宗都是这样处理的,不过犯人当庭被别人刺杀还是第一次,也可以算是开了先河了。

    如果案子出现停滞,北京那里应该继续组成三堂会审,接手这个案子,继续研究卷宗,鉴定尸体,负责分派人手抓捕人犯等等,这也是必须的流程。

    不过大家心里明白,破案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廖京生说是逃了,能逃到那里去?看看廖炳勋的下场,估计廖京生也是小命归西了。

    假如所有相关犯人死绝,这案子自然就成了无头悬案,再也没有破案的机会了,那两位失踪的官员的下落,同样可能永远成了一个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