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和氏璧背后的博弈-《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1/3)页

    十五城?呵呵!

    蒙恬心中不禁冷笑起来,在历史上,秦赵之间倒是有着一件关于十五城的故事。

    而且,这其中还涉及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和氏璧。

    如今的和氏璧自是在咸阳宫中,被工匠们进行雕刻,并且遵照嬴政的意思,在上面刻下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那时秦昭襄王时期,和氏璧尚在赵国手中,亲昭襄王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而最后的结果是蔺相如在朝堂之上当庭斥责秦王,并且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后世在此衍生了一个成语:完璧归赵。

    看样子,这一轮的确是赵国胜了!

    凭借着蔺相如的慧心铁胆,斥责暴君,最终和氏璧依旧在赵国手中。

    只不过,若是寻常百姓如此看法,那自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是不同。

    蒙恬对此有着更深的认识。

    他虽然未曾见过这位秦国历史上的先王,可一样的深切的感受的到,当年的昭襄王是何等的雄才大略,锐意进取,在位五十多年,专心致志的要扩大秦国的疆土,从来都是秦国主动侵占别人的土地,又何时有过割让城池土地给别人的先例?

    几乎就没有人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秦昭襄王为什么要去向赵国提出换取和氏璧的请求?

    要知道秦昭襄王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更没有一些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玉器古玩也从来不碰。

    可以说,和氏璧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对于秦昭襄王来说,难道能够比得上切切实实的城池么?

    只怕在秦昭襄王眼里,这和氏璧,连粪土都不如。

    而秦昭襄王提出这样一个请求,无他,便是给赵国君臣出的一道思考题。

    此时的赵国已然胡服骑射,国力大增,而赵武灵王已经去世,在位的赵惠文王尚有年轻,对于赵国的实力,秦昭襄王着实摸不准确。

    而赵国在处理和氏璧这件事上的态度,自然,无形之中便将赵国的家底透露给了秦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