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尧然然趴在桌边看她姐姐专心致志的研磨看了半晌。 不解问道:“姐,往年我们都是直接买墨汁写的,那多方便呀,为什么今年要这么麻烦用墨条哩?” “而墨汁在表现墨韵上,不够生动、丰富,而用墨条在砚台上研磨出来的墨,墨质细腻,层次分明,能很好地表现墨韵。” “而且用墨条在砚台上研磨出来的墨,无论浓淡稠稀,写起来都很顺畅,毫不滞涩。” 尧然然恍然大悟的样子。 她爸和姐姐在书法一道上都算有比较深的造诣,她就不行,写毛笔字这事与她跳脱的天性全然不符。 挥毫落纸如云烟。 半小时后,已经有十幅春联晾在书桌和旁边的石桌上。 村里已经六十多岁的小学老师,李老师刚好背着手踱进她家门来。 尧甜甜的书法启蒙自她爸爸,但是真正学到神韵还是在李老师这里。 文人雅士多好茶酒,李老师也不例外。 退休这几年酒喝的多了些,落下了手抖的毛病,没法再执笔。 但是每年甜甜写春联的时候,他还是要来鉴赏,指导一番的。 看见石桌上的春联后,李老师突然两眼放光。 原本背在身后的双手颤抖着,拿起一张门联,一字一字看完后又拿起另外一张。 等十幅春联全看完,李老师摘下眼镜抹了抹眼睛:“好字,好字啊!没想到我李某人老来还能看到这样的墨宝。” 从李老师进门拿起第一幅门联,尧甜甜就已经放下笔,进去泡了一缸好茶端在他旁边站着。 等他把对联全部看完,茶水水温刚好合适,尧甜甜适时将茶缸递过去:“老师,给您带了些好茶回来,您喝喝看。” ------题外话------ 小可爱们新年快乐,万事胜意啊! 新的一年,目之所及,皆是星辰大海。 心之所向,皆有所回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