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乾宁殿初见上皇-《红楼之荣亲王》


    第(3/3)页

    小子虽然平日也有些自负,但同样有自知之明。

    但是,如果太上皇不嫌弃,小子可以当场作诗一首,可请太上皇点评。”

    “哈哈哈,尽快作来。”

    太上皇哈哈大笑,仿佛很是欣赏他的勇气。

    迎着太上皇兴致勃勃的目光,贾环走了三步,随后开口念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吗?

    好诗,好诗,口气虽然大些,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却是亘古不变地道理。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太上皇龙颜大悦。

    “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觉陈。

    当不得太上皇夸赞,时代在发展,同样也在进步。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现在和未来,必然也将会被淘汰。”贾环恭敬行礼道。

    虽然又整了两首诗出来,但他心里却没有了所为的愧疚之心。

    从踏入这里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明白一个道理,胳膊拧不过大腿,不仅如此,只有顺应天命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未来和理想。

    就像《三国演义》中,比起孔明的军事才华来,司马懿可谓是有所不及,但是这家伙善于隐忍,熬死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三马食槽,夺了曹家天下。

    如今不过是做一下文抄公,又有何妨?况且明朝之后,所有人物历史都变了,谁又能理会这些?

    善于借助一切的人,才能够活的更好。

    “哈哈哈,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贾环三步成诗,还是两首。

    当今大楚天下,诗才一道,你贾环当居魁首,天下无出其右。”太上皇不吝夸赞,当即将这个名分给定了下来。

    贾环恭敬行礼道:“太上皇过奖了,诗才一道,于国于家无用,当不得柴米油盐,对于治理国家毫无作用,小子只愿能成为大楚社稷的一块砖瓦,哪里需要便往哪里去就好。”

    “粗俗!”

    “小子一开始就说了,自己只是一俗人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