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论商-《回到古代当赘婿》
第(2/3)页
“是这个道理......”颜玉卿模模糊糊好似察觉到了什么但又好像听的一头雾水。
“抛却这些路上的花销,真正落入牛贩子手里的却也没几个子儿,但是如果路修好了,月余的路程七天就走完了,那么这多出来的消耗不是就省下来了,北疆牛的价钱虽然一定比关中牛价高,但是大抵上也就高个一贯左右,也就是牛价可以从八贯降到五贯,牛还是那个牛,但这不就创造了三贯钱的利益?”
林寒继续说到,当然事情自然没有他说的这么简单,不过要想富先修路总归是没有错的。
“小子,你怎么保证这些钱会回到百姓手里,那些牛贩子如果按照原价卖,那些钱不都落在牛贩子手里了?
三贯也好五贯也罢,没有落在百姓手里又有什么意义?”
颜玉卿皱了皱眉头,虽然林寒的解释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是在他看来林寒的解释多少有几分狡辩的意思。
“商人逐利,要的是赚钱,少赚钱都比不赚钱强,越早出手损失越小,待价而沽的前提是人无我有,牛贩子这个行业你卖八贯我卖七贯,八贯的牛贩子就被挤死了,有卖七贯的自然有卖六贯的,最后商人的确会从中得利,但是百姓亦会受益,之前只能买两头牛的价钱可以买三头牛,受益人何尝不是百姓呢?”
林寒继续解释到,颜玉卿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最起码林寒比较庆幸颜玉卿没有去经商。
要不然铁定赔死......“颜师不妨继续往远想,南方少牛,如果从北疆运牛到江南就价格来说恐怕不止翻一番了吧,倘若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以前走旱路得半年的行程,南北走河运不过月余,这其中省下的可就不只是三贯五贯钱了。
如果不是牛,而是时令水果呢?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与其泛滥成灾不得不烂在地里,倘若顺流而上卖到北方,不是就有了价值?”
林寒知道他这一番话对颜玉卿的震撼有多大,毕竟在这个时代看来这个钱就相当于无中生有跑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