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胜势-《北宋不南渡》


    第(2/3)页

    张俊也在败退的过程中,也将溃卒重新收编,聚拢在自己的麾下。

    只是,零零散散能够聚集起来的溃兵也只剩不到两万,就这么些人带回赵构面前,怕是颜面无存。

    战败本身对于高层将领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向领导者交代。

    “统制,如今败局已成定局,暂时不宜再与岳飞军交战。”

    “我等还是先寻元帅,甘愿领罚。”

    张俊的部将向张俊建议接下来的打算。

    但张俊自己远比部将们想的更长远,他从来都是投机分子,并没有誓死效忠赵构的决心。

    之所以成为赵构的部将,替其打仗卖命,仅仅是因为之前的赵构更有资本成为大宋之主。

    自己顺势而行,出一把力将赵构扶上皇位,那就是从龙之功。

    现在已经变了,八万大军败在了岳飞所代表的赵榛手中。

    力量的天平向着赵榛一方倾斜的结果就是,天下那些观望着的中立派,也会因为汴东之战的结果,确定接下来的政治投资方向。

    即使赵构并不会因为他的战败而责罚他,甚至有可能因为身边没有大将而更加器重于他,张俊也觉得,不应该继续依从赵构了。

    赵榛的得势已成定局,谁先依从,谁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大。

    “刘宝……你去找岳飞,本将决定弃暗投明。”

    张俊的决定,让一众人都颇为惊愕,但想想其实也能理解。

    赵构虽然比赵榛年长,但毕竟还只是皇子,赵榛却有着合乎法理的代皇帝之实。

    在没确定谁是正式的皇帝之前,代皇帝就是理论上的最高统治者。

    他们跟从赵构进攻赵榛,是相信可以攻下汴京,让赵构得到皇位,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是正当的。

    反之,如果他们拿不下汴京,法理仍在赵榛手里。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是叛乱。

    叛乱?绝对不是大多数人心里的期望。

    所以在张俊决定弃暗投明之后,亲信的部将并没有任何反对,或许心里早就这么想了,只是不方便说出来罢了。

    ……

    张俊以刘宝为使者,去寻找岳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