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一年》


    第(3/3)页

    有可能是因为三水县吸引了台资、港资甚至于美国资本,省里认为姜晓娟肯定能够为苏南省拉来更多外资,给了她证明自己的机会。

    引入资本的重要性已经显现,为了突出省里的重视程度,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是一位分管工业的高官兼职。

    四个副主任都是从下面县市调来的,以前都是政绩亮眼的地方官。

    赵县长也升职另有高就,应该是去了山东某县担任一把手。

    秦昆仑得偿所愿当上了三水县一把手,级别依旧是正处,但是他有希望在任期内撤县设市,到时候水涨船高,副厅级妥妥的!

    县长不是原班子中提拔的,是从外省调来,很年轻是共和国同龄人,只有三十八岁,名字也有特色,叫宋解放。

    本土干部跟现任县长不熟悉,都猜测这位年轻的县长应该是上面派来镀金的。

    因为三水县撤县设市已经箭在弦上,来三水县任职肯定能够搭上这趟便车。

    然这位宋县长比较低调不张扬,司空见惯的就任时带一两个自己人,他没有这样做,甚至于连秘书都由县委办公室物色、安排。

    三水县的领导层绝大多数是原班人马,空降来的县长有些高深莫测,其他领导都没有跟他主动接触,都存了等等看看的想法。

    钱国栋依旧是副县长排名应该算第四,他其实有机会去外县担任县长,组织上找他谈话时,他婉拒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理由很正当,“阳光集团”是他一手创办的,跟台商合资也是他促成的,他还兼职总经理呢,哪能为了升官说走就走?

    况且他还不放心县办大集体“快哉风”集团,他还一直兼职这家产值过亿单位的董事长。

    上级应该是调查过钱国栋,知道这两家产值过亿的支柱产业都是钱国栋干成的,认为他的政绩突出应该得到提拔,故而才约谈他。

    上面的领导见钱国栋安于现状没有闹情绪,当然乐得如此,勉励他好好干,提拔的机会还会有,而且应该快了。

    钱国栋这个副县长之所以排名第四是因为党领导一切,第一副书记理论上应该排名在第一副县长之前。

    因此秦昆仑理所当然三水县第一,宋解放第二,被提拔上来的第一副书记陈义华排名第三。

    陈义华能够进入常委并且当上第一副书记不仅仅是因为成绩斐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拥有大学文凭。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文凭热非同凡响,领导干部知识化早就成为了提拔的杠杆,所以黄瀚才未雨绸缪,让爸爸妈妈早日拿到文凭。

    许慕光的排名提升了三个位置,也是常委之一。

    黄道舟是名人大红人,相当于是三水县的金字招牌,省里、市里重视这个人才的使用,指示特殊对待,因此他这个挂职县长也进入了县常委。

    秦昆仑、钱国栋、陈义华、许慕光、黄道舟的私交用不着说,但是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作奸犯科。

    黄道舟如今身份、地位、金钱、名誉都有了,原本就爱惜羽毛的他更加注重自律,不可能被谁腐蚀。

    秦昆仑新官上任后的第一天就悄悄的拉着钱国栋打电话通知成胜利来到黄瀚家和黄道舟、黄瀚喝酒聊天。

    他不仅仅是为了分享喜悦,主要目的是问计!他期望三水县的工农业总产值在他的任期内再来一次腾飞式增长。

    三杯酒下肚,秦昆仑开口了。

    “黄瀚,按部就班当这个一把手工作好做,只可惜会坏了我们县“敢为天下先”的名头!”

    “秦叔叔,你犯不着瞎琢磨,我估计今年国庆节撤县设市的批文就会下来。

    你只要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出现明显的过失,升一级铁板钉钉。”

    “这个我知道,可是坐等好事降临不是我的性格,我真的憋足了劲儿,渴望大展拳脚呢!”

    黄瀚问道:“是不是你的老首长马上到点了!”

    “嗯啊!老首长告诉我了,明年六月份离休,以后基本上不会管事,准备回老家过田园生活。”

    “哦!还有一年多,你的意思是这一年多万一步子大了出现麻烦,上面还有老首长帮忙兜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