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零章 片刻安宁-《大周王侯》
第(2/3)页
……
一座不大的小院之中,残雪覆盖在小院的边角地带,但阳光却洒满了整个院子,让这小院有了一丝温暖的气息。叶子落尽的柿子树上,尚有几十只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柿子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几盘菜肴和酒盅,林觉和沐浴更衣之后的杜微渐就坐在这柿子树下的阳光里,把酒相饮,言谈甚欢。一开始还只是聊些别后之事,但酒酣之处,不免发出一些感慨,谈一些见解来。
“林兄,你此次平叛之威名我可是早就有耳闻了,你知道么?当我听到你在兴仁府歼灭教匪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喝醉了,失眠了。说实话,我真的羡慕你能大展身手,为国尽忠,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你知道么?直到那一天之后,我才对你服气了,才对当初大考你为状元我为榜眼而释怀。我杜微渐自视甚高,但我现在明白了,真正的才学不是文章诗文,而是如你这般能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情。我跟你一比,境界相差的何止一点半点。我愤而归田之举,现在想来,却似乎有些不智。我曾立志报效朝廷,为国为民做些事情,现在看来,都是空谈。”
杜微渐有些感慨,看来他归乡种田之后颇有些感悟,这些话在以前他是不会说的。
林觉微笑道:“看来杜兄是感慨良多啊。可是杜兄,你的观点我却并不认同。其实在我看来,为国为民的定义并非便是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有时候我在想,何为报国?一定便是建功立业,杀敌立功,立身庙堂之上,挥斥方遒么?却未必尽然。能做大事固然好,但做些小事,未必不是报国之举。譬如这天下万民百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则未必不是碌碌无为。试想,天下之人,为官的做好自己的官,务农者耕好自己的田,工者修技艺,商者取利有道。读书人传圣贤之道,从军者操练武艺戍守本职。这样的话,难道说他们不是在为国尽忠么?在我看来,他们的贡献虽然大小不同,但在能力范围内能做到自己该做的本分,这已经足够了。”
杜微渐先是讶异,旋即脸上露出恍然的笑意来。
“跟林兄一席谈,当真胜读十年书。林兄所言我虽从未听闻,但却觉得极有道理。人人尽本分,哪怕之做些琐事,便是为国尽忠啊。哪里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本分,那这江山社稷岂非太平安定,岂非永固安宁么?”
林觉笑道:“是啊,可惜这很难啊,天下人各有心思,我的这种想法不过是乌托之邦,桃源之想罢了。我只是想说,其实杜兄不必自责,去种田也是尽忠的一种方式罢了,起码杜兄安守本分,没有像愚民一般受人蛊惑去造反。天下人不能要求他尽守本分,但能做到不从恶不作恶那已经是很好的了。”
杜微渐点头道:“确然如此。这年头,能不作恶便是行善了。最怕的是很多人好心办了坏事,自己还以为是在报效朝廷,那才最可悲啊。”
林觉微微点头,他知道杜微渐的话中之意。那是意指严正肃和方敦孺好心办了坏事。显然杜微渐身在乡野,但心却一直在庙堂之上的。
“杜兄,咱们不提这些事情了,还是那句话,我们做好我们的事情。你来了,很多事便好办了。我正被赈济之事弄的焦头烂额。杜兄可留在京城替我总办对口赈济之事,京东西路杨秀杨兄坐镇着,你们二人及时对接,相互协作,我相信这赈济之事一定会圆满成功。我的目标是,起码要让这个冬天不饿死人,不冻死人。倘能如此,便算我们尽到了职责了。”林觉不想谈太多烦心之事,于是转变了话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