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故意消耗-《领主之军团召唤》


    第(2/3)页

    实际上,这些援军都是沙俄帝国从哥萨克部落和难民潮里抠出来的。

    与其说是为了支援,不如说是借刀杀人。

    在俄国人眼里,哥萨克人留下来的青壮越多,等到基辅城沦陷后,投降到大汉帝国怀抱里的哥萨克战士就会越多,这自然不符合莫斯科政权的利益。

    所以,干脆趁着这个机会不断投入到战场上,让汉军全都杀掉。

    如此一来,既可以增加哥萨克人与大汉帝国的仇恨,又可以消除哥萨克人的战争潜力。

    基辅被沙俄帝国当成了消灭异族的绞肉机,至于真正的俄军,叶卡捷琳娜可不舍得投入到这个必将失去的地盘上。

    毕竟乌克兰本就不是沙俄帝国的传统领地,沙俄帝国在这里的统治没有法理基础。

    法理基础看似很容易被专政铁拳砸碎,但如果遇到势均力敌的强大敌人,法理基础就会变得举足轻重。

    拥有法理基础就相当于能轻松获得当地人的支持,战争就会演变成一场反入侵的正义之战,到时候就算把所有男子都武装起来,也是站的住脚的!

    沙俄帝国的叶卡捷琳娜从来没想过沙俄帝国的国力强于大汉帝国,对抗大汉帝国她必须利用所有能拉拢的力量。

    不光是基辅地区,就连沙俄帝国刚刚占领不久的斯棱莫斯科地区,沙俄帝国都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因为斯棱莫斯科地区的民众并不认同自己是俄国人,这不是民族之分,而是长时间被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所带来的思维惯性,也就是所谓的民意。

    这种民意在和平时期屁都算不上,强权政治啥时候需要老百姓认同了?

    敢造反就砍一批脑壳,看看还有谁敢玩命起义。

    但在战争时期,民意就至关重要了,没有民意的支撑,即便老百姓处于中立状态,也很难帮助占领者抵抗入侵者。

    这在敌强我弱的大势下是极其不利的。

    绝对军力比不过,沙俄帝国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