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行至八月中旬,这一年的三伏天以至尾声。 即便如此,燥热依然难耐。 这座没有了大学生的城市已然不再那般拥堵,给了这座繁忙都市的喘息时间。 让它得到了片刻宁静。 安隅的中药从七月喝到了八月,一日三餐不间断的的中药已然将她灌麻木。 没有了前段时间的喜与忧愁,每日端起那黑乎乎的重要跟喝白开水似的。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你若问及安隅,在整个八月,令她记忆幽深的事情有哪些。 她会同你一一叙来。 八月上旬,安隅因精力有限将手中一起离婚案交给了宋棠,一个家族性的离婚案件,本不是什么值得特殊关注的,打起来,也没多少难度。 这日上午,安隅进公司,见唐思和与邱赫站在三楼栏杆上望着底下办公区,二人一人一杯咖啡,微弯着身子,手肘撑在栏杆上,漫不经心的聊着什么。 安隅迈步过去,打了声招呼。 唐思和见人来,招了招手,示意她过去。 “怎?在观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她笑言,迈步过去,站在栏杆旁,望了望。 安和的格局与平常的律所格局大致相同,三楼是合伙人的专用办公室,休息间,茶水间,会议室。 二楼是律师们的地方,独立办公室,一楼是公共办公区,俗称格子间。 整个大厅挑高九米,二楼与三楼整个都打空了。 此时、她们站在三楼俯瞰下面时,颇有种一览无遗的感觉。 大清早的,唐思和与邱赫在看什么? 看实习生。 每年八月,首都大学法律系都会送实习生过来,而因着是唐思和与邱赫的母校,自然也没有不接的道理。 可这年,安和的实习生大抵是往年的一倍。 原本楼下是正常秩序,可此时、稍显拥挤。 “怎么这么多?”安隅侧眸望向二人,似是不明所以。 “十六个,”邱赫数了好几遍。 这种事情,每年都是唐思和处理,一来、安隅不喜麻烦,二来、校方也跟她不熟。 “韩校长亲自塞进来了几个,据说是亲戚关系,”诚然,这种什么裙带关系最是令人头疼。 且每年都有。 安和在业界内是什么名声? 大抵是每年只要是家里有点实力的政法学生宁愿花钱也要进来瞧一瞧,毕竟,战神摆在这里。 而安隅自然也知晓,韩川每年在这里谋了不少利。 “让他送办公用具来,”安隅冷声开腔,收了他的人难不成还有她们倒贴? 没这个道理。 “还有几个呢?”她在问,看这楼底下颇为吵嚷的氛围似是有些受不了。 她最近,脾气及其不好,。 为何? 安隅想,大抵是被中药灌得。 “西城区检察长的侄儿,南城区检察长的女儿、外甥,最高检的小姨子,”邱赫一边说着,且还一边伸手指了指,怕安隅看不清,及其清楚的用衣服颜色给她区分开了。 “干什么?搞豪门茶话会?” “我也想知道,”邱赫亦是满脸无奈。 干实事的人最不喜的便是这些噱头,可偏生,这些人四面八方找关系将人送了一波又一波进来。 什么侄儿、女儿、外甥、小姨子、来了一波又一波。 安隅将目光落在唐思和身上,后者也是颇为头疼,感受到安隅眼里那怒冲冲的杀气,往后退了一步,小心翼翼开口道:“能推的、我都推了。” “干嘛不一视同仁全推了?”安隅怒火喷张。 越看楼下那群人,越是觉得吵闹的令她烦躁。 “不好做,”唐思和叹了口气,望了眼楼下,而后在道:“还有个大佬没来。” 邱赫:“、、、、、、、、、。” 安隅:“、、、、、、、、。” 唐思和话语落地,安隅电话声响起,低眸看了眼,见是徐绍寒,抿了抿唇,走远了两步伸手接起。 那侧,话语颇为平淡:“在忙吗?” “还好,你说,”她开口,话语平平。 “何家有个小女儿,叫何莞,耶鲁大学法学系研究生毕业,现在是京城政法大学在读博士,你看看,安和她能不能进?给实习生的待遇就行。” 瞧瞧、瞧瞧、她刚觉得那些裙带关系麻烦的很,这会儿,徐先生来了。 且还亲自打电话来。 安隅闻言,笑了:“这么优秀,徐先生怎么不将人收进法务部?” “学历看起来优秀而已,公司法务部不收白纸,”这话,不无道理。 培养一个人才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徐氏集团的法务部也没时间培养他们。 与其培养一张白纸,还不如花高价请人。 “怎?我这就收了?”她话语不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