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摊人间烟火-《边月满西山》
第(2/3)页
“应该说是整个胭脂弄。”
汤中松想了想,改口说道。
“文坛龙虎斗”刚结束,博古楼和通今阁中的读书人,都可以松口气。
即便这次好似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那来了中都城,也不能就这么回去。
文人风流。
有时只是囊中羞涩。
但凡有余钱,哪个读书人不想寻花问柳,夜夜笙歌?
按照惯例,在“文坛龙虎斗”结束的当天,博古楼和通今阁会给自家前来参加的读书人每人五十两银子。若是有功,则再论功行赏。
五十两银子虽然不多,但能来“文坛龙虎斗”的读书人,有谁是穷光蛋?
但这银钱,却是再多也不多。
几个关系交好的,领了银钱后,互相约着,却是都去了胭脂弄。
普通的勾栏,满足不了这些个自命清高读书人。
他们要去的地方,不但姑娘要美,酒要臻,还得雅!
别处的姑娘,都太俗。
脸上涂的脂粉,一吹一个坑。
衣裳熏的香,闻上去也很廉价,和“雅”字一个比划都不沾边。
这样的去处,欲念多而已经少。
这些多少有些“文名”在外的才子,可不是为了摸黑上床,一晌贪欢。而是为了有同道中人,彼此诗文唱和,又有红颜作伴赞叹,美酒开怀畅饮的意境罢了。
春暖阁无疑是此间最好的去处。
许多犯了事的官员将领之女,无处栖身,便都投于此地。故而这里的姑娘,都气质非凡且饱读诗书,最受这些才子的追捧。
当然也不乏有些人,只是为了满足欲念,所以汤中松才说今晚的胭脂弄应当是最热闹的。
“我得先回一趟祥腾客栈。”
刘睿影说道。
他心里还惦记着赵茗茗和糖炒栗子。
算算时间其实只有不到三日,可这三日里,刘睿影马不停蹄,没有丝毫松快,便觉得好似过了许久。
恰巧汤中松也要回祥腾客栈,朴政宏还在客栈之中。他只是个下人,没有来参加“文坛龙虎斗”的资格。
但喝酒这样的事,可不看身份。
多一个人,多一分热闹。
汤中松在这样的时候,可不能没有朴政宏这个头号狗腿。
毕竟今晚他也有好好发挥一番。
即使不用自己是定西王霍望的名头,只用自己当初被张学究压着写了那么多的诗作,再加上朴政宏的吹捧,想必也足以抱得美人归。
两人并肩朝着祥腾客栈走去。
路上行人纷纷侧身,并且给他们俩扔出一条道儿来。
这倒不是因为中都城中的民风纯良,而是在“文坛龙虎斗”时,这些个百姓都在王府外远远围观。
看到刘睿影和汤中松从王府里走出,又站在门口和一位披坚执锐的将军谈笑风生,便知道这二人身份不凡,得罪不起。
好在他们俩也不是趾高气扬的主儿。
旁人给自己让路,口中频频念叨了“多谢”。
直到被个扎着朝天揪的小姑娘拦住,才停下脚步。
“两位哥哥去看了“文坛龙虎斗”吗?好玩儿吗?”
小姑娘问道。
“当然好玩儿啦!”
汤中松说道。
小姑娘把右手大拇指含在嘴里,嗦了几下,又问道:
“有多好玩?”
汤中松一时无言,只得看向了刘睿影。
“你读书了吗?”
刘睿影看着小姑娘约莫三四岁,已经到了去书塾的年纪。
“没有。我娘没有钱让我读书。”
小姑娘说道。
“你娘是做什么的?”
刘睿影摸了摸她的头问道。
“两位官爷恕罪!小孩子不懂事,挡了官爷去路,官爷要责罚就罚我吧,是我这当娘的没有管教好!”
一位妇人从街旁窜出,将小姑娘牢牢护在怀里,弯着腰对刘睿影和汤中松说道。
刘睿影看她身上穿着棕麻布的衣裳,腰间系着个围裙,满是油污。脚下一双千层底的灌浆布鞋也开了线,馒头满脸都是汗珠。
“你是她娘?”
刘睿影问道。
妇人伸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怯怯的望着刘睿影,下巴轻轻带了下。
“我娘摊的煎饼可好吃了!”
小姑娘说道,随手指了指路边一处摊位。
刘睿影循小姑娘的指尖看去,只闻到了一阵焦糊味。
“哎呀!”
妇人惊叫一声,松开小姑娘,连忙跑到摊子前,拿起铲子将鏊子上的煎饼翻了个个儿。
结果朝下的那一面,以及变得漆黑……这块饼算是废了。
摊子旁,立着一块牌子。
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大煎饼三钱,小煎饼两钱,鸡蛋土豆一钱。
“这煎饼还不便宜!”
汤中松说道。
刘睿影却是哭笑不得……
这块牌子显然是妇人自己写的,料想是读过几天书,还算识字,会写。
不过这价钱应当是三枚大钱,而不是三钱。
要是一个煎饼,三钱一只,怕是几乎无人问津。
刘睿影凑近一看,果然在“钱”字之前,有个大字。只是笔迹不重,又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的,已然变得十分模糊。
那妇人看着糊了的煎饼发呆,许久才叹了口气,用铲子将其切成小块,放到一旁,口中唤了声“欢儿”,那小姑娘便蹦蹦跳跳的跑过去,拿起焦糊的煎饼开心的吃了起来。
焦糊的煎饼入口,自是苦涩异常,锅灰混着碎渣,既硌牙又难嚼,费劲咽下去,嗓子眼一整日都充盈着烟熏的味道,吃什么都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