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昼夜莫闲过-《边月满西山》


    第(2/3)页

    任凭接连去一个地方三次都无功而返,定然会有些不满,跟不用说叶老鬼本来就脾气怪异。

    刘睿影听后点了点头,对着叶老鬼再度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便见他摆了摆手,摇晃着身子,似是喝醉了一般,径直朝无擎中王府大门走去。

    刘睿影心中知道,他应当是被擎中王刘景浩唤来的诊治安东王潘宇欢的蛊毒。

    天下五王虽然暗地里勾心斗角不断,可明面上却是同气连枝。

    而且这安东王潘宇欢中毒一事,显然并不简单。解毒是当下的头等大事,不过背后的投毒之人究竟是什么目的,属于何方势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中都查缉司的卷宗档案里,能和王域相匹敌的势力,也就是草原王庭、坛庭、以及东海云台而已。

    这些都是稳固依旧,并且拥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以及势力范围。

    坛庭神出鬼没,暂且不说。草原王庭和云台一西一动,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至于分散在漠南的蛮族部落,因为没有统一的缘故,向来是各自为战,被下围城中的欧家牢牢抵御在外。他们自给自足,就连最基本的贸易往来都没有,更不可能想到要和王域开战。

    更何况,之所以称呼他们为蛮族,就是因为他们头脑简答,四肢发达,遇事只懂得用蛮力,不会变通,更想不出这样下毒的计策。

    虽然豢养了毒蛊,也是将其视作部落的守护神,地位非凡,待遇超然。各个部落都有自己不同的毒蛊,无人侵犯时,都是供养在那里,从未主动去毒害过旁人。

    再如“大红袍”这样的江湖势力,在首领铁观音的统领下,隐隐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江湖势力,不过却组织严密,行事规范。

    对于五大王域,向来是敬而远之。

    刘睿影这次回来才知道,原来一开始在丁州府城中的那位查缉司外围,号称平南快剑的时依风,其实也是“大红袍”中的一位红袍客。

    其实许多官府不宜直接出面介入的事情,“大红袍”在暗地里帮忙解决了许多麻烦。他们才不会蠢到去谋害堂堂坐拥一域的王爷。

    “还要回去看看吗?”

    汤中松问道。

    聪明人无需多言,他已经从刘睿影和叶老鬼之间的对话中知道了个大概。

    至于叶老鬼仿佛没有看见他一般,汤中松也并不介意。

    小时候,那场重病,要是没有叶老鬼,他早就成了黄土一抔。

    而叶老鬼究竟是如何为人,汤中松却是要比刘睿影更加清楚的多。

    赵茗茗和糖炒栗子以及那位坛庭的小姑娘下落不明,刘睿影回不回祥腾客栈也意义不大。

    但汤中松还要回去叫上朴政宏晚上一道喝酒,刘睿影便也答应下来和他同去。

    反正脑子里还有许多凌乱的事情需要理理清楚,不如借着在路上的功夫好好想想。

    到了祥腾客栈,汤中松径直上楼,去找朴政宏。而刘睿影却唤来伙计,询问马文超在何处。

    没想到这伙计应当是新来的,并不认识刘睿影,不但不告诉,却是还对他说马文超可不是一般人能打听得。

    好在台柜后头的掌柜一眼认出了刘睿影,急忙斥退了伙计,陪着笑脸,拱手告诉刘睿影,这个时辰,马文超应当都在后园喝茶,写字,喂鸡。

    刘睿影道谢后,便按照掌柜的指的路,朝后园而去。

    推开角门,直面的就是一间小巧玲珑的书房。

    窗户面朝空旷,隐隐可见远山。

    窗下放置着一张短案,其余的笔砚纸张以及七八本书,很湿杂乱堆案上,左右各一堆,约莫有一尺来高,形如危楼。

    中间空着一块地方,被两方镇纸所占据。

    读书人读书必有好茶,所以桌案上也必有茗碗。

    马文超虽然是个厨子,但万法归一,什么行当做到了一种境界,却是都不能再以常理揣度。

    刘睿影记得小时候在中都查缉司内书塾时,好似没有这般的窗明几净。刻意日焚香扫地,却也是必不可少。

    现在看马文超这张桌案,着实有些短小……只有四五尺,上面还覆盖一张漆布。白底上绣绿色纹饰,繁复异常,环环相扣,不知有何含义。

    这么拥挤的桌案上,竟是还放着个花瓶坛炉,虽然小,但檀架古砚,御瓷笔筒,碧蓝笔洗等也是一应俱全。

    “这是我在中都城的琉璃坊淘换来的,三两银子。看不出年代,只觉得这浅紫色好看,在阳光下还有几分斑斓。”

    马文超忽然现身说道。

    他见刘睿影正在看着桌案上的一个瓷烧小花瓶定睛入神。

    “看着像新的一样,真不像是古物!”

    刘睿影说道。

    琉璃坊是中都城里买卖古货最为集中的地方。

    那里全凭个人眼力,一旦卖出,真假不论。即使打眼了,也得自己认了。可就是这般如赌博般的刺激,更是让人趋之若鹜。何况看古货,还得有些学问以及眼力吗,跟赌坊中那些个只会翻牌摇骰子的人大不一样。

    马文超知道刘睿影心中有事,可却决口不问,反倒是介绍起自己这个不大的书房来。

    虽然小,也着实是五脏俱全。

    另一边的门口处还摆着一架盆莲。

    那马文超的话说,这是在两个月前,中都城里那座上清庙的庙会上买的。当时还不是这个模样,因为他只买了两个藕圈。

    回来之后,又去琉璃坊挑了个古色古香的瓷盆字,而后让店里的活计帮忙搬泥、装水。

    本想放在窗台上,阳光更好,但瓷盆子有半人多高,装满了泥土和水后,却是两个活计都搬不动,而马文超又懒得自己动手,便就放在了门旁的墙角处。

    一开始三五天过去也没见动静,直到月余,才在水面上飘出一枚大钱般的两片绿叶。

    一左一右,不多不少,正好两片,就连大小也相当。

    接着,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冒出来,最早的两片,已经变得犹如盘子一般。

    手指粗的梗子,斜卷着个好似姑娘玉簪的东西,拼命的生发。

    马文超说,每天来书房,第一件事都是想看看这盆莲,琢磨一番到底哪一根梗子,可以开出莲花来。

    为此,甚至还在瓷盆上写了句“辄于其间,少得佳趣”。

    引着刘睿影从盆莲旁的门走出,眼前是一片竹。

    在中都城里,刘睿影还未见过如此多的竹子,斑斑驳驳的映在墙上。

    竹长在斜坡处,下面还有条挖出来的小溪沿,丰草环绕前后。

    这些竹子,放在安东王域或是平南王域虽不多,可枝叶却极为茂盛

    最长的已经高达近两丈,短的也有六七尺。枝头像燕子的尾巴,朝下垂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