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预兆-《边月满西山》


    第(3/3)页

    大老姜辩解道。

    “也不行。”

    老头儿说道。

    一字一字说的很慢,腔调也极为抑扬顿挫。让人听到耳中,就有股子不可违背的感觉。

    “尤其是糖炒栗子!”

    老头儿又补了一句。

    大老姜却丝毫不收敛,反而笑嘻嘻的继续把糖炒栗子塞到自己的后槽牙中间,咬开剥皮。

    地上已经堆积起了不少空壳。

    原本干净的街面上,这一堆空壳极为鲜艳,任凭谁走过都得多看两眼。

    老头儿见自己说话无用,便也闭上了嘴。

    当说话无用的时候,就该抬起屁股,站起身子,试试自己的腿脚。

    毕竟这世道上很多人虽然不是聋子,但不知怎么,就是听不见人话。

    对于听不见话的“聋子”,其实和猴儿没什么区别。

    那些耍把式的,要是想让身边跟着的猴儿听话,就靠着手里的一根鞭子。

    不该吃果子时吃了果子,那就会挨打。这么一来二去的,即使听不懂人话的猴儿,也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更不用大老姜这个装聋作哑的人了。

    说多了顶多觉得烦躁,可打在身上的疼痛却是持续的。

    老头儿站起来的时候,刘睿影听到他的腰发出了一声脆响。

    上了年纪,保持一个姿势太久,就会如此,算不上什么大事,也许就是太着急了。

    但老头儿却不这么想。

    他手中的烟杆从掌心悄然滑落。

    烟锅磕在地上,其中大半烟丝滚撒出来,仍旧兀自不停的燃烧。

    如臂膊长的烟杆,此时成了拐杖,支撑着老头儿的上半身。

    韧性极好的竹子,此时也被压的弯曲出一个很大的弧度。

    他的腰似是有旧伤。

    一只手拄着烟杆,另一只手伸到背后,攥拳不断捶打着。

    “只是吃几个糖炒栗子而已,何必这么动气?”

    大老姜说道。

    但仍旧没有停下来拨壳的手。

    老头儿捶打了一阵,终于感觉舒适了不少,慢慢直起了背。

    手中的掩盖也在瞬间回弹,重新变得笔直。

    刘睿影的直觉告诉他,老头儿没有生气。

    而是动了杀心。

    这种感觉极为微妙。

    先前自己要请客时,就有一点点兆头,但并不明显。

    现在则异常的强烈。

    吃别处带来的东西,坏了面摊的规矩,生气可以理解。

    但要是因此动了杀心,未免太过。

    不过这样的老人家,脾气都很古怪。

    说不上什么东西触碰了他们敏感脆弱的精神,就会变得这么反复无常起来。

    刘睿影并不相信这老头儿真的敢在石碾街上杀人。

    可大老姜却微微侧过身,挡住刘睿影的目光,自己则闭起了双眼。

    人若是成了瞎子,其他的感官就会强烈的多。正常人闭上眼睛,也是如此。

    不知从何处起了一阵大风。

    吹得石碾街飘零不已。

    街面两旁挂着的灯笼,各个摇摇欲坠,还熄灭了不少。

    挂在街上的灯笼,都经过特殊设计,一般的风根本吹不灭。

    这会儿整个长街上,都骤然黯淡了不少。

    刘睿影所在的面摊,刚好是最黑暗之处。

    只有煮面的那口大锅下的炉火,还有些微的光亮。

    食客们都被这阵邪风吹走了不少。

    要么一头钻进巷子里避风,要么就进了有桌有椅的店面。

    刘睿影看着那些人,躲风时还不忘记护好手里的吃食,不禁觉得有些可笑。

    不过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么多。

    剑客会用剑,但剑客不一定会做吃的。

    剑客做的吃的也一定没有石碾街上的商贩做的好吃。

    相同之处就是,剑客也会饿。

    刘睿影腰间挂着剑,但并不能代替他肚子里的饭食。

    毕竟剑客和其他人最大的差别是,他会用剑,而不是更能挨饿。

    但刘睿影再饿也决计不会在手里拿着东西,边走边吃。因为这种模样,让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乞丐。

    吃就要稳稳当当的坐在原地,在一切平静或热闹的环境下慢慢吃,若有了突然的状况,吃食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再好吃的东西,也要忍住,或是立即塞到嘴里吃完。

    这也是刘睿影的规矩。

    所以方才那一碗面他吃的很快,面汤喝完的时候,面也吃了个精光。

    微暗的火。

    匆忙的人。

    刘睿影不自觉的握住了腰间的剑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