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战时经济 二-《1255再铸鼎》


    第(2/3)页

    车间里面分隔成了几个小区域,每个区域生产某个部件,然后送到装配区域,装配师傅把工件修一下,再安装到一起。这里的工人数量要比之前两个车间多不少,其中还有不少膀大腰圆的女劳工,丝毫不忌讳,神情自如地跟男性劳工一起工作着。

    这时,安全部里有一人想起曾经看过的谢光明写的对火枪的修改意见,问道:“对了,这些枪还是跟虾蛄枪一样吗?”

    季国风走到货架旁边,拿出一把成品的火枪,递给他们看,说:“没错,现在为了最大化生产速度,制造的都是普通的虾蛄枪。谢光明的那些建议我们也看了,确实不错,但是现在数量更重要,所以我们仍然保留了虾蛄的设计,一点都没修改。毕竟工匠们已经熟悉了各个部件的制造,任何一点修改都会影响生产速度。不过……关于弹药过重的问题,后勤部倒是把60发的大弹药包换成了两个30发的小弹药包,战时只带一个就够了,等用的差不多再装第二个,减轻了一公斤多的战斗负重。”

    “也行吧,总比没枪用强。”高正把那把火枪拿在手里试了试,又问:“你刚才说板甲和火炮的产能压缩了,是怎么回事?”

    “钢板的配额挪了一些给枪管了……这倒是其次,瓶颈不在钢板上,关键是阔马区第一工坊的不少资深铁匠都调到了这边,板甲都是那边产的,产能自然就下降了。不过我们再招募些铁匠,补充些学徒,增加两台水车,应该就能把产量提上来。”季国风解释道,“至于火炮嘛,产能确实压缩了,不过产量却提升了,嘛,算了,去铸炮车间看看吧。”

    说着,他们没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又马不停蹄赶往了金口堡另一侧的铸炮工坊。

    工坊内,工人们正把一大锅铁水往砂模里注入,季国风没有立刻进去打扰他们,而是带着参观团就在外面等着。

    过了一会儿,里面的姚崇义出来透气,发现了他们,便趁闲聊了起来。

    他指着车间内对众人说道:“炮兵的扩张不如步兵那么大,所以我们调了一部分人手去帮着造枪,每月的铸造门数从十门降低到了八门。但是,之前为了保证轻便,我们尽可能降低了壁厚,结果就是十门之中多数通不过强装药测试,一个月只有三四门成功验收。现在,为了提高产量,我们把壁厚加了上去,一门狮吼炮的重量从265kg提高到了320kg,目前已经出了一门,效果还不错。月产八门,应该至少有七门可用。”

    见高正的脸色有些难看,季国风赶紧补充了一句:“别紧张,新炮都是给海军用的,把原先的轻炮替换下来,反正船上稍微重一点问题也不大。”

    这么一说,安全部几人就高兴了起来,纷纷表示:“没错,就该这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