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亩产千斤-《唐朝贵公子》


    第(2/3)页

    陈正泰将食盒揭开:“恩师……此物将马铃薯,恩师不妨尝一尝。”

    张千见状,上前接过了食盒,又朝一个宦官使了一个眼色,那宦官正要上前来试毒。

    李世民心里焦灼,他已预感到,今日这弟子算是彻底要葬送了。

    不耐烦的道:“不必试啦,送到朕这里来。”

    紧接着,李世民坐下,张千便躬身将这已油炸过满是橙黄的马铃薯端出。

    李世民取了筷子,当着众人的面,只轻轻的用筷子夹了一些,送入口中。

    大家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玩意虽然闻起来挺香。可又如何呢?

    虽然这香气似将许多人的馋虫勾起来,可大家都板着脸,却还是一副绝不容自己被人收买的样子。

    这炸的金黄的马铃薯此刻入了李世民的口,

    先是一股浓香,随即便是一股带着几分带着微咸,可等他咀嚼时,却又有几分甜腻的味道。

    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因而自带着几分甜腻。

    而这马铃薯经过油炸之后,同时有几分松脆,这味道……不错。

    可是对于李世民而言,也只是不错而已。

    他吃惯了山珍海味,对这新奇的食物,能有不错的评价,就已算不错了。

    李世民徐徐放下了筷子,抬头看着陈正泰:“这便是你的庄稼?”

    “是。”

    “今日朕在御审……”

    “请恩师继续品尝。”

    ”你这是何意?”李世民脸拉下来,还要吃?

    陈正泰很认真的道:“这两个马铃薯,乃是学生亲自烹制的,学生希望,恩师能够吃干净。”

    李世民显然觉得陈正泰有些不识趣了,火烧眉毛了,还在此故弄玄虚。

    其他人都不禁哂笑。

    韦玄贞在旁起哄道:“陛下,既然此子有如此求情,不妨满足他的愿望。”

    他心里想,以后陛下就再吃不到陈正泰所烹制的食物了。

    李世民脸色更凝重,却还是继续动了筷子,他心里颇有几分遗憾,看这小子一点都不在乎的样子,只怕是真不知死活了……难道……这是他对朕尽的最后一次孝心,他自知自己罪责难逃,所以……

    李世民动了筷子,一口口的将这马铃薯吃下。

    这一盘马铃薯,是两个马铃薯制成的,足有四五两重,因为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带来丰富的热量,所以李世民吃下了一个之后,便略觉得自己有些饱腹感了。

    他继续吃下去,直到两个都吃完了,这才放下了筷子,此时……肚子已不只是饱腹感,而是略有肿胀感。

    他是清早摆驾而来。

    沿途耽误了不少时间,因而现在已接近正午,吃之前,肚子略觉得饿,可现在,却觉得自己恢复了精神。

    这食物,一旦吃饱了,便觉得有些腻味了。

    李世民心里想,和那筒骨汤相比,这叫马铃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吃起来……感觉更像是煮熟的五谷。

    “恩师吃饱了吗?”陈正泰很关心的道。

    李世民只点点头。

    “敢问恩师,这马铃薯的滋味,不会不合恩师的胃口吧。”

    “尚好。”李世民觉得再这样进行无关紧要的对话,让这御审直接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陈正泰道:“若是从此以后,让这马铃薯,来代替主粮,恩师以为如何?”

    代替主粮……

    李世民一愣。

    在古代的世界,人们对主粮的印象是五谷。

    所谓五谷,分别是稻、黍、稷、麦、菽,其中稷为五谷之长,这稷其实就是高粱,因为在古代,人们食用更为普遍,所以慢慢的‘稷’就成了古人们谷神的象征。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社稷二字,其实分别是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合成。

    社稷……即土地和粮食。

    在古人们的世界观里,土地和粮食乃是一个国家存续的根本,作为君主,需设社稷坛,并且亲自进行祭祀,以希望上天能够风调雨顺。

    由此可见,这粮食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农业社会,这是国家的基石,是一个王朝兴起的必要条件。

    这东西……能代替五谷吗?

    李世民心里生出了疑问。
    第(2/3)页